[发明专利]修饰型β-半乳糖苷酶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4502.7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4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一彦;石原聪;山口庄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野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9/38 | 分类号: | C12N9/38;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15/09;C12P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饰 半乳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β-半乳糖苷酶。详细而言,涉及来自环状芽孢杆菌的β-半乳糖苷酶的修饰以及修饰型酶的用途等。本申请基于2014年8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66897号要求优先权,参照并引用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
背景技术
β-半乳糖苷酶(EC3.2.1.23)是水解β-D-半乳糖苷键使D-半乳糖游离的酶,一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中。β-半乳糖苷酶别名被称为乳糖酶。另外,β-半乳糖苷酶还具有使半乳糖苷键转移的能力,已知有利用该能力制造低聚半乳糖(具有半乳糖残基的低聚糖)的方法。
已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marxinus)、细菌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等产生β-半乳糖苷酶。其中,来自环状芽孢杆菌的β-半乳糖苷酶(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是能够用乳糖生成低聚半乳糖的酶,是工业上制造低聚半乳糖的重要的酶(例如,以“BIOLACTA”的商品名销售β-半乳糖苷酶制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140435号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ong,J.,Abe,K.,Imanaka,H.,Imamura,K.,Minoda,M.,Yamaguchi,S.,&Nakanishi,K.(2010).Causes of the production of multiple forms of β-galactosidase by Bacillus circulans.Bioscience,biotechnology,and biochemistry,75(2),268-278.
发明内容
就低聚糖的制造而言,向底物糖类(乳糖等)添加酶后,通常加热进行。在该酶反应中,为了提高底物的溶解度、防止杂菌的污染等,优选反应温度尽可能的高。已知利用酶的转糖基作用通常底物浓度越高效率越好地进行。另外,高温的情形由于底物的溶解度高,所以能够提高底物浓度。因此,工业生产中特别期望酶的耐热性的提高。另一方面,报告了利用酶工程技术等进行酶的修饰时酶的稳定性降低。虽然酶的性质被改良,但是酶的稳定性(耐热性等)受到影响,也存在不能实现实用化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形中,进一步施加修饰,如果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会向实用化大大前进。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低聚糖的制造等中有用的提高β-半乳糖苷酶的耐热性的技术、其产物以及用途等。
根据目前的研究,得知环状芽孢杆菌生产的β-半乳糖苷酶由分子量不同的4种酶,即,分子量195kD的β-半乳糖苷酶(BgaD-A,序列号1)、分子量160kD的β-半乳糖苷酶(BgaD-B,序列号2)、分子量135kD的β-半乳糖苷酶(BgaD-C,序列号3)、和分子量86kD的β-半乳糖苷酶(BgaD-D,序列号4)构成。其中BgaD-D是具有酶活性的最小尺寸的β-半乳糖苷酶,转糖基活性最高。由于该特性,BgaD-D在低聚糖的制造中特别有用。关注这一点,尝试确定BgaD-D的立体结构。具体而言,采用使用0.4M柠檬酸三钠盐二水合物(sodium citrate tribasic dihydrate)、1.0M三水合醋酸钠(sodium acetate trihydrate)(pH4.0)、25%w/v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3350作为沉淀剂的悬滴式液蒸汽扩散法,使用精制成高纯度的BgaD-D以结晶化为目标。需要约1年的时间,但是不均匀溶液的界面附近仅成功发现3个结晶。从其中选择结晶,尝试装入结晶结构解析用装置。其结果,1个结晶中,成功收集其反射数据。因此,使用本数据,利用相位决定软件进行约2周的计算。其结果,幸运地成功确定BgaD-D的立体结构。接下来,在立体结构信息的基础上确定预计对耐热化有效的氨基酸,导入突变。详细研究各突变体的特性的结果,3个突变点对耐热化有效。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组合有效的突变,耐热性进一步提高。下述的发明主要基于以上的成果以及考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野酶株式会社,未经天野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45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