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转换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34851.0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2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渡野亮子;原敏雄;伊藤英明;斋藤之人;矢内雄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32B7/02;B32B27/36;F21V9/14;F21S2/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薄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层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连续照射光时也可抑制发光效率的降低,在湿热环境下也可抑制偏振度的变化的光转换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光转换薄膜包含聚合物与量子杆,其以平行于光转换薄膜表面的一个方向与量子杆的长轴成为平行的方式使量子杆取向,其含水率为1.0%以下,其氧透过系数为200cc·20μm/m2·day·at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转换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光的偏振特性被利用在电视、计算机、移动电话等各种显示装置中。通常,从光源产生的光为非偏振,因此有时使用起偏器以得到偏振。然而,使用起偏器而得到特定的偏振的方式中,随着能量损失,一般损失约50%的入射光。
对于上述问题,近年来,已提出使用量子杆的方式。量子杆是棒状(杆状)的半导体化合物的微粒(半导体奈米结晶),因形状为棒状并具有定向性而发出偏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对包含取向于一个方向的量子杆的光学活性结构体照射泵浦光(pumpinglight)而得到偏振的方式,记载有作为显示装置的背光系统而有用的主旨。此外,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栏中,作为使量子杆分散的矩阵材料,具体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024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将如上述的包含量子杆并发出偏振的光转换薄膜在显示装置中适用,要求满足各种特性。
例如,为了可长期连续使用显示装置,即使在将从光源发出的光(泵浦光)连续地照射到量子杆时,仍期望来自量子杆的发光效率的降低较小。而且,为了即使在湿热环境下,也使显示装置正常工作,即使在湿热环境下仍期望维持来自上述光转换薄膜的偏振特性。
本发明人等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量子杆的矩阵使用以制造光转换薄膜,并对其特性进行评价时,确认到在湿热环境下静放规定的时间后测定其偏振度时,偏振度有显著地变化。
另一方面,将耐湿热性优异,光学薄膜中广泛使用的脂环式烯烃聚合物(COP)使用在量子杆的矩阵以制造光转换薄膜,并对其特性进行评价时,确认到在湿热环境下的偏振度的降低非常少,但在对光转换薄膜进行泵浦光的连续照射时,经连续照射后,来自量子杆的发光效率会降低。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供一种光转换薄膜,所述光转换薄膜即使在连续照射光时也可抑制发光效率的降低,即使在湿热环境下也可抑制偏振度的变化。
而且,本发明的课题也在于提供上述光转换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光转换薄膜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对于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用满足规定特性的光转换薄膜而可解决上述问题。
即,发现可通过以下结构来实现上述目的。
(1)一种光转换薄膜,其包含聚合物与量子杆,其以平行于光转换薄膜表面之一个方向(规定方向)与量子杆的长轴成为平行的方式使上述量子杆取向,
其含水率为1.0%以下,
其氧透过系数为200cc·20μm/m2·day·atm以下。
(2)根据(1)所述的光转换薄膜,其中,聚合物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3)一种层叠体,其包含支撑体与配置在支撑体上的(1)或(2)所述的光转换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4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