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CCB轻量化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1497.0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道焱;查建双;彭俊华;唐典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800 重庆市万盛区万***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ccb 量化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CCB轻量化支架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装配过程中,CCB支架作为汽车仪表板系统、转向系统等零部件的主要承载载体,其设计非常重要,如若设计不合理将会使得车体产生不舒适振感进而影响到驾驶的舒适性,这属于当前汽车生产厂家所注重的汽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范畴。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生产厂家不仅仅注重于汽车的NVH性能,还注重于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即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
目前的CCB支架基本都是采用管件及钣金件焊接成型,通过在管件上焊接各分支架用于对汽车仪表板系统、转向系统等进行定位,以保证其使用要求。针对此结构,申请人对此进行轻量化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CCB轻量化支架结构,其有效地减轻了CCB支架的重量,制造工序少,节约了成本,且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CCB轻量化支架结构,其包括有CCB支架本体,所述CCB支架本体包括有呈L型的主体、分别位于该主体两端部及第一L边上且可定位于汽车车身钣金上的车身定位部、位于该主体第一L边上且可定位汽车组合仪表的组合仪表定位部、位于该主体第一L边上且可定位汽车转向管柱的转向管柱定位部,其中,所述CCB支架本体整体为镁合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CCB支架本体为一体压铸成型的镁合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CCB支架本体还包括有位于所述主体第一L边上及该第一L边端部上且可定位汽车PPS制动器和BCM的制动器定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定位部包括有位于所述主体第一L边端部且呈封闭槽结构的第一端部定位部、位于所述主体第二L边端部的第二端部定位部、及位于所述主体第一L边上的第一车身定位槽、第二车身定位槽,其中,所述第一车身定位槽处于所述第一端部定位部与所述第二车身定位槽之间,在所述第一端部定位部的一侧壁上设有数个可定位于所述汽车车身钣金上的第一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器定位部包括有位于所述主体第一L边上的制动器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定位部的一侧壁及其上的第二定位孔,且该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位置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仪表定位部包括有位于所述主体第一L边上的组合仪表定位部主体、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定位部封闭槽结构底部的第三定位孔、及位于所述第一车身定位槽槽壁上的数个第四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CCB支架本体还包括有位于所述主体第二L边上且可定位汽车PEPS控制器和BCM的控制器定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第一L边、第二L边的截面均呈槽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镁合金成型汽车的CCB支架结构,由镁合金的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弹性模量大、散热性好、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等特性,使得采用镁合金替换传统铝或铝合金进行轻量化设计,性能更优异。本实用新型通过镁合金结构有效地减轻了CCB支架的重量,制造工序少,节约了成本,且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4所述的新型CCB轻量化支架结构,其包括有CCB支架本体1,该CCB支架本体1包括有呈L型的主体、分别位于该主体两端部及第一L边20上且可定位于汽车车身钣金上的车身定位部10、位于该主体第一L边20上且可定位汽车组合仪表的组合仪表定位部11、位于该主体第一L边20上且可定位汽车转向管柱的转向管柱定位部12,其中,CCB支架本体1整体为镁合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1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槛加强板及使用其的汽车
- 下一篇:一种仪表横梁的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