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1195.3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游菁兰;杨胜;李庆欣;尹兵;袁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后横置 客车 车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车架系统的布置结构,属于汽车车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具体适用于在实现发动机后横置的基础上,增强其受力稳固性。
背景技术
车架作为连接车身及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制动等总成的汽车部件,车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对于7–9米公交客车,为增加乘客空间,在整车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多采用轴距加长、前后悬长度尽量减小的方法,而对于设置前、中开门结构的公交车,发动机则多采用后置结构,因此,减小后悬长度成为7–9米设置前、中开门结构的公交客车增加乘客空间的主要方法,此时,发动机采用横置结构或者纵置结构是决定后悬长度的主要因素,发动机横置与变速箱形成的动力总成结构对后悬长度的需求较发动机纵置与变速箱形成的动力总成结构对后悬长度需求小,因此对于7–9米设置前、中开门的公交客车,为增加乘客空间,适合采用发动机后横置结构。发动机后横置时,车架作为承载发动机、变速箱组成的动力总成的汽车结构,承载发动机后横置与变速箱形成的动力总成结构就成为车架设计的主要任务,即开发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后悬结构成为车架设计的主要问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264509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7月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横置式客车底盘,该设计在车架总成的前部安装前轴总成,车架总成的后部安装后桥总成,发动机总成和变速器总成在后桥总成的后方呈横向布置。虽然该设计通过发动机总成后横置的方式缩短了车架总成的后悬,增大了整车中部乘客区的面积,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设计中的后悬框架(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后横置框架)虽然能将发动机总成横置,但该后悬框架与车架之间只存在纵梁、后悬框架相互连接这一个连接关系,导致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的质量基本上全由后悬框架单独承担,难以将其与车架进行分担,受力稳固性较弱,易损坏后悬框架;
其次,该设计中的后悬框架为矩形结构,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自身的稳定性较弱,不利于增强发动机总成后横置后的稳固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受力稳固性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受力稳固性较强的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包括后纵梁与后横置框架,所述后纵梁包括相互平行的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左后纵梁、右后纵梁的内端均与后横置框架垂直连接,且在后横置框架内设置有变速箱总成及横置的发动机总成;
所述后横置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外横梁、左上斜梁、左下斜梁、右上斜梁、右下斜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外横梁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上横梁中部的外侧面与左后纵梁、右后纵梁的内端垂直连接,所述外横梁左端的内侧面经左下斜梁后与下横梁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下横梁右端的内侧面经右下斜梁后与外横梁右端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左下斜梁上近外横梁的部位与左上斜梁的一端相连接,左上斜梁的另一端与上横梁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上横梁右端的内侧面与右上斜梁的一端相连接,右上斜梁的另一端与右下斜梁上近外横梁的部位相连接;所述上横梁、下横梁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一竖梁、左二竖梁、左三竖梁、右三竖梁、右二竖梁、右一竖梁,左一竖梁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左端的底面、下横梁左端的顶面相连接,右一竖梁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右端的底面、下横梁右端的顶面相连接,且在左二竖梁、左三竖梁之间,以及右三竖梁、右二竖梁之间各夹成有一个镶嵌腔;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异形连接支架、右异形连接支架,其均包括上连接板、中连接板与侧连接板,上连接板上近其顶部的部位开设有与后纵梁相连接的纵梁连接孔,上连接板的底部与中连接板的顶部相连接,中连接板上近后横置框架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与镶嵌腔进行镶嵌连接的侧连接板,该侧连接板上近上横梁的部位开设有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
所述中连接板经弧形折边与侧连接板的一侧相连接,该侧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外扩折边,弧形折边与左三竖梁或右三竖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外扩折边与左二竖梁或右二竖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上连接板上近中连接板、侧连接板交接处的部位开设有内凹的减荷槽;所述左上斜梁、右上斜梁上均开设有多个冷却风扇通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1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寻边器
- 下一篇:熔体微分式精密注射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