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式地下洞室衬砌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9874.7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豫;徐盛剑;姚作武;严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钟声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地下 衬砌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地下洞室衬砌台车。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于距离地面高度大、底部无支承、单次方量大的混凝土施工,项目方主要到厂家订购钢模台车,通过钢模台车辅助施工,该种施工方式,采购设备成本高,设备订购及运输周期长,影响施工进度;或者自主搭建钢管排架进行施工,而此种施工方式繁琐,人力资源占用广,且施工效率低,施工安全无可靠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性好,操作简便的分离式地下洞室衬砌台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式地下洞室衬砌台车,包括台车门字架、顶拱台架、顶拱模板以及若干竖向伸缩支承部,所述顶拱模板固定覆盖于顶拱台架上,所述顶拱台架通过各竖向伸缩支承部可伸降的设于台车门字架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竖向伸缩支承部包括第一螺纹套筒、第二螺纹套筒以及连接第一螺纹套筒和第二螺纹套筒的顶拱螺杆,所述第一螺纹套筒与台车门字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筒与顶拱台架固定连接,通过旋拧顶拱螺杆顶拱台架可远离或靠近台车门字架。
所述衬砌台车还包括若干用于台车门字架对中调节的横向伸缩支承部,各横向伸缩支承部对称铰接于台车门字架的两侧面上,每一个横向伸缩支承部的自由端可远离或靠近所述地下洞室的侧面。
所述横向伸缩支承部包括第三螺纹套筒、第四螺纹套筒以及连接第三螺纹套筒和第四螺纹套筒的调节螺杆,所述第三螺纹套筒铰接于台车门字架的侧面,所述第四螺纹套筒的端面设有端板,通过旋拧调节螺杆所述端板可远离或靠近地下洞室的侧面。
所述顶拱模板上设有若干用于砼施工制备洞室顶拱的浇筑仓口,所述浇筑仓口内配合安装冲天管。
所述台车门字架包括门字架本体和分设于门字架本体顶部横梁两端的梯形承重件,所述梯形承重件的小端固定贴合于门字架本体上,大端朝上且沿宽度方向相对于门字架本体向外伸出,各竖向伸缩支承部均布于梯形承重件的大端上。
还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导轨、与导轨匹配的行走轮以及牵引台车门字架于导轨上运动的驱动件,所述行走轮安装于台车门字架的底部。
所述驱动件包括一台卷扬机和与卷扬机连接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首、尾两端均拴紧于台车门字架上,钢丝绳在卷扬机的牵引下通过定滑轮导向来带动台车门字架于导轨上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地下洞室衬砌台车,主要用于衬砌地下洞室的顶拱,顶拱由顶拱模板配合模制,顶拱模板固定覆盖于顶拱台架上,定位可靠,顶拱模板通过竖向伸缩支承部可伸降的设于台车门字架的上方,根据使用要求模制不同厚度的顶拱,适应性好,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地下洞室衬砌台车的在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向伸缩支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地下洞室衬砌台车的非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伸缩支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台车门字架;11、门字架本体;12、梯形承重件;2、顶拱台架;3、顶拱模板;4、竖向伸缩支承部;41、第一螺纹套筒;42、第二螺纹套筒;43、顶拱螺杆;5、横向伸缩支承部;51、第三螺纹套筒;52、第四螺纹套筒;53、调节螺杆;54、端板;6、承重工字梁;7、浇筑仓口;8、行走装置;81、导轨;82、行走轮;83、驱动件;831、卷扬机;832、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9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控制装置和基站控制方法
- 下一篇:利用移动终端的位置确定和移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