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型GaN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5640.5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gan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型GaN器件。
背景技术
硅基芯片经历几十年发展,随着Si基CMOS尺寸不断缩小,其频率性能也不断提高,预计特征尺寸达到25nm时,其fT可达490GHz。但Si材料的Johnson优值仅为0.5THzV,尺寸的缩小SiCMOS器件的击穿电压将远小于1V,这极大地限制了硅基芯片在超高速数字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人们不断地寻找其替代品,由于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GaN)材料具有超高的Johnson优值(5THzV),其器件沟道尺寸达到10nm量级时,击穿电压仍能保持10V左右,已逐渐的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重视。在要求高转换效率和精确阈值控制、宽带、大动态范围的电路(如超宽带ADC、DAC)数字电子领域具有广阔和特殊的应用前景,支持国防通信、机载和空间系统。GaN基逻辑器件成为近几年超高速半导体领域研究的热点,正成为SiCMOS高速电路在数模和射频电路领域的后续发展中的有力竞争者,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尖端技术,堪称信息产业的“心脏”。
采用GaNE/DHEMT形式的DCFL逻辑电路由于具有低功耗,单一电源,易于设计等优点,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制造LSI及VLSI电路的基础。但是,由于氮化物半导体缺少p沟道器件,无法形成低功耗的互补逻辑,增强型HEMT能够缓解缺少p沟道的问题,实现简化的电路结构,可以大大拓展该器件在低功耗数字电路中的应用。近年来,各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和大学已经对GaN基增强型器件的实现方法研究给予极大的关注。目前对增强型GaN基HEMT阈值电压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在材料生长方面,通过降低Al组分、生长无极化电荷的AlGaN/GaN异质材料、生长InGaN或p-GaN盖帽层,来控制二维电子气浓度,
第二方面:在器件工艺方面,采用高功函数金属、MIS结构、刻蚀凹栅、F基等离子体处理,来控制表面电势,影响二维电子气浓度。
第一种方法中生长InGaN盖帽层和生长p-GaN盖帽层可以减少AlGaN一侧的导带弯曲度,降低栅极下方沟道的二维电子气浓度,实现增强型工作。但是引入了额外的生长工艺,需要多次MOCVD生长工艺,且步骤复杂,目前无法控制;
第二种方法中刻蚀凹栅,通过降低栅极到沟道的距离,是能够有效提高器件的阈值电压。同时,凹栅刻蚀能够提高器件跨导,提高AlGaN/GaN的高频性能,减少由于栅长减短而引起的短沟道效应。然而,刻蚀凹栅制作增强型AlGaN/GaNHEMT需要考虑精确的刻蚀深度,降低等离子体刻蚀引起的损伤,且刻蚀之后引起的栅极漏电流是提高凹栅器件稳定性最大的障碍。
因此,从上述这些方案可以看出,国内增强型GaNHEMT制作工艺并不成熟,尤其是增强型HEMT器件的阈值电压(Vth)无法实现稳定可靠正值,且器件漏电流问题较难解决,因而导致数字电路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增强型GaN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该增强型GaN器件无法实现稳定可靠正值,且存在器件漏电流,导致数字电路失效的技术问题,进而改善栅极泄露电流,提升器件击穿电压,减小E/D数字电路功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增强型GaN器件,包括:
衬底;
SiN/AlN成核层,SiN/AlN成核层位于所述衬底上;
第一GaN缓冲层,所述第一GaN缓冲层位于所述SiN/AlN成核层上;
AlN/GaN空间隔离层,所述AlN/GaN空间隔离层位于所述第一GaN缓冲层上;
第二GaN缓冲层,所述第二GaN缓冲层位于所述AlN/GaN空间隔离层上;
AlN势垒层,所述AlN势垒层位于所述第二GaN缓冲层上;
GaN帽层,所述GaN帽层位于所述AlN势垒层上;
隔离区,所述隔离区形成于所述GaN帽层两侧且深入至所述第一GaN缓冲层内部;
漏极和源极,所述漏极和源极分别位于所述GaN帽层的左右两侧;
栅槽,开设于所述漏极和源极之间的GaN帽层上,且所述栅槽底端位于所述GaN帽层内;
Al2O3钝化层,覆盖在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之间的GaN帽层上和所述栅槽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5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焊接机的导向结构
- 下一篇:柔性屏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