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岸桥三托架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1218.0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海;张砾;罗四;张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16 | 分类号: | B66C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岸桥三 托架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岸桥托架小车,特别涉及一种岸桥三托架小车,适用于托 架小车由主小车牵引的、大梁扬起后托架小车需要在后大梁全程范围内运行 的、前后伸距超长的特大型岸桥。
背景技术
在岸桥托架小车领域中,随着岸桥日益大型化的发展,岸桥前、后伸距和 小车的总行程也越来越长,钢丝绳的悬荡、钢丝绳的弹跳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 产生。如果这一系列的问题处理不好将影响岸桥大车、小车和起升等机构的稳 定运行,严重地甚至会加重整机的震动而影响整机性能。
因此,针对常规的岸桥项目,为了减少钢丝绳悬荡的影响,绝大部分岸桥 是在海、陆侧各配置一个托架小车。然而,在超大型岸桥的问世后,小车运行 总行程超出了常规的30几米,钢丝绳的悬荡问题沿用老的设计思路也无法解 决。
此外,钢丝绳在自重作用下的挠垂需要大大增加钢丝绳的绳端张紧力,根 据张紧力计算公式F=ql2/8f(其中:q为每米钢丝绳自重,单位t/m;l为钢丝 绳跨距,单位m;f为许用下垂距离,单位m)可计算出直径为14mm钢丝绳, 当跨距为50m时,钢丝绳的张紧力F为0.58t,而跨距加大到80m时,张紧力 则增加到1.47t。这种情况下,张紧力的大幅提高不仅会提高张紧装置的成本, 还会降低钢丝绳的寿命。
显而易见,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然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以期从问题的源 头上控制钢丝绳的悬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岸桥托架小车不适用 于大型岸桥的缺陷,提供一种岸桥三托架小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岸桥三托架 小车,其特点在于,所述岸桥三托架小车包括第一陆侧托架小车、第二陆侧托 架小车、主小车、海测托架小车及两套张紧油缸,每一所述张紧油缸上设有第 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通过至少一套的头部滑轮组、至少一套的尾部滑轮 组改向与所述第一陆侧托架小车和所述海测托架小车形成闭环;
所述第一陆侧托架小车的两端和所述第二陆侧托架小车的两端相互对应, 并分别通过第二钢丝绳相互牵引;
所述第二陆侧托架小车通过第三钢丝绳与所述主小车相连;
所述主小车通过第四钢丝绳牵引所述海测托架小车。
较佳地,所述尾部滑轮组包括第一尾部滑轮组和第二尾部滑轮组,在所述 第一陆侧托架小车上设有第一滑轮装配,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 第一尾部滑轮组、所述第一滑轮装配及所述第二尾部滑轮组后固定在所述第一 陆侧托架小车上的第一钢丝绳系固点处。
较佳地,所述海测托架小车上设有第二滑轮装配,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 端依次穿过所述头部滑轮组和所述第二滑轮装配后固定在位于所述海侧托架 小车外部的第二钢丝绳系固点处。
较佳地,所述第一陆侧托架小车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第三滑轮装配,所述 第二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三滑轮装配,且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二 陆侧托架小车上的第三钢丝绳系固点处,另一端固定至第四钢丝绳系固点处。
较佳地,所述第二陆侧托架小车上设有两套第四滑轮装配,所述主小车上 设有两套第五滑轮装配,所述第四滑轮装配和所述第五滑轮装配之间一一对 应,并通过第三钢丝绳连接,所述第三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陆侧托架 小车上的第五钢丝绳系固点处,另一端固定至第六钢丝绳系固点处。
较佳地,所述海测托架小车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套第六滑轮装配,所述第四 钢丝绳绕过所述第六滑轮装配,且所述第四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至所述主小车上 的第七钢丝绳系固点处,另一端固定至第八钢丝绳系固点处。
较佳地,所述第一尾部滑轮组、所述第二尾部滑轮组及所述第一滑轮装配 形成一组三倍率的减速滑轮组。
较佳地,所述第一陆侧托架小车的速度为所述第一钢丝绳速度的三分之一。
较佳地,所述第二陆侧托架小车的速度为所述第一钢丝绳速度的二分之一。
较佳地,所述第二陆侧托架小车的速度为所述第一陆侧托架小车的速度的 两倍,所述海测托架小车的速度为所述第一陆侧托架小车的速度的1.5倍。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1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载报警自动控制解除的力矩限制器
- 下一篇:一种轻型起重机承重滑轮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