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层救援机器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77892.1 | 申请日: | 2015-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5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柯广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高层 救援 机器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高层消防救援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层救援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地下及石化建筑大量涌现。建筑的高层化,结构的复杂化,给建筑消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快速地应对火灾,减少二次灾害,保证财产和生命安全是消防工作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用于高层消防救援的机器人,主要有基于攀爬型,飞行型和吊舱型等。在攀爬型高层消防救援机器人方面如日本光荣公司研制了一种多吸盘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利用两组真空吸盘进行攀爬,保证机器人能够到达火灾现场,并可通过遥控控制,实现远距离的指挥控制。但是这种机器人的行走速度是很大的限制因素。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制成功了5种采用磁吸附和真空吸附爬行机器人。其中的真空吸附机器人采用负压吸附,可以全方位移动;而采用永磁吸附结构的机器人,可以靠两条履带的正反转来实现机器人的转弯。但是该机器人移动速度较慢,同时吸附力也会随着材料的不同和高度而受到限制。在飞行型高层消防救援机器人方面如UniversityofMiyazaki的Nishi,A提出了一种螺旋桨式爬行机器人,机器人上下两端装有螺旋桨,周围装有轻型轮子,螺旋桨尾流处各装有一块叶片。通过控制叶片的姿态一方面可以提供推力使机器人上的轮子与墙身紧密接触,另一方面可以躲避障碍物。通过该机器人运载设备可以实现火灾消防和救援的目的。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受到空气流的影响,而且要携带一定重量的消防设备会增加上升的难度。西北工业大学杨建元设计了新型高层建筑攀爬型救援消防机器人。该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本体、地面卷扬机构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利用钢缆攀爬建筑物外壁,能用于火情侦测、破拆工作和救援灭火。但是该机器人在空中运动易受到空气流的影响,随着楼层的增加现象愈加明显,同时上升的速度不够快速。在吊舱型高层消防救援机器人方面如国际机器人FA技术中心和日本产业用机器人工业会、小松公司等多家日本企业共同合作,研制了支援高层建筑消防活动用的复合型机器人系统。该系统以目前高层建筑擦拭玻璃窗吊舱为基础,增加了消防功能的机器人系统,平时用作大楼外部的保养和警备工作,发生火灾时支援消防活动。这种机器人可以满足高层消防的要求,但是其自身的结构过于复杂不易操作,而且需要时常维护,造价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层救援机器人系统,包括通讯及控制组件、监控中心、移动组件、救生舱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顶部的电动滑轨、沿所述电动滑轨移动的电动升降台、设置在所述电动升降台上的机架;
所述救生舱组件包括救生舱、连接所述机架及救生舱的绳驱动装置;
所述通讯及控制组件包括接入互联网的呼叫终端、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呼叫终端发出的救援信号的嵌入式通讯模块、生成救援指令并根据救援指令控制移动组件及救生舱组件将救生舱移动到相应的救援地点的控制器;
所述监控中心用于收集嵌入式通讯模块获取的救援信号及向控制器发送由人工设定的救援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的呼叫终端包括移动呼叫终端、固定在相应位置的固定呼叫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呼叫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所述固定呼叫终端包括应急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中间机架、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机架左右侧的左机架和右机架,所述绳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中间机架后端的第一电动卷扬机和第二电动卷扬机、设置在中间机架前端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设置在左机架后端的第三电动卷扬机、设在左机架前端的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设置在右机架后端的第四电动卷扬机、设置在右机架前端的第五导向轮和第六导向轮,所述第三电动卷扬机上的第三救生绳依次绕过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后连接救生舱,第四电动卷扬机上的第四救生绳依次绕过第五导向轮和第六导向轮后连接救生舱,所述第一电动卷扬机上的第一救生绳绕过第一导向轮后连接所述救生舱,所述第二电动卷扬机上的第二救生绳绕过第二导向轮后连接所述救生舱;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动卷扬机、第二电动卷扬机、第三电动卷扬机、第四电动卷扬机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救生舱上设置有吸盘及呼叫终端,被困者在获救之后可以通过救生舱中设置的呼叫终端发送更加准确的救援信息,监控中心和机器人根据该救援信息制定救援效率更高的移动策略;吸盘便于被困人员进入救生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优点,具体如下:
(1)可以快速抵达救援地点,营救火场被困人员,减少伤亡,降低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7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