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升降翻转抓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8761.7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7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先龙;佘瑞峰;杨代兴;宋小琴;陈昌伟;梅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分类号: | B22D29/04;B66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升降 翻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升降翻转抓具。
背景技术
某铸件在浇注、冷却完成之后,包裹着内外两层石墨,需要对铸件上的石墨进行去除处理。铸件石墨层的去除工作,一般采用人工敲打的方式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由于工件冷却后存在收缩,工件与石墨本身有分离的趋势,因而外模相对较为容易去除;而内模由于冷却后工件的收缩对石墨存在抱紧的作用,不利于其剥离去除,需要对内部石墨层切削后才能脱离。该类铸件依据形状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碗状工件,另一类为喇叭管状工件,每一类工件的尺寸大小又有所不同,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有一段圆柱状直段。实际生产中,工件的尺寸范围为Φ200~Φ360mm,最大高度尺寸为600mm,重量最大为70kg。在铸件石墨的去除过程中,需要对铸件进行吊装,以进行后续操作。
目前,常用的吊装方式如下:翻转吊具、绳索包带、钢丝绳吊钩、剪刀式吊具、工件吊篮等,然而,这些方式都需要专人挂钩,操作繁杂,通用性差。其中,翻转吊具的工件尺寸通用性差,效率低;绳索包带捆绑存在操作繁杂、安全性差、效率低的问题,浪费人力;钢丝绳吊钩需要工人逐个挂钩,效率低,浪费人力;5)剪刀式吊具也要人进行挂钩;6)采用工件吊篮进行吊装操作时,先将工件放到吊篮内,再起吊篮,其需要单独设置一套吊篮设施,且操作繁杂,占据空间大,浪费空间。
针对前述碗状、喇叭状工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采用前述吊装方式均需要专人挂钩进行吊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吊装方式均需要专人挂钩,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升降翻转抓具。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翻转吊具所存在的工件尺寸适应性差、效率低的问题,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升降、吊装、翻转,具有较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满足不同尺寸工件的吊装需求,且占地面积小,能够有效节省空间,提高生产率,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升降翻转抓具,包括固定支撑立柱、升降丝杠、升降电机、升降轴、与升降轴相连的升降支架、设置在升降支架上的直线导轨、设置在直线导轨上的直线滑块、夹紧丝杠、旋转动力装置、能对工件进行夹持的夹紧臂、翻转部件;
所述升降丝杠包括与固定支撑立柱相连的升降丝杆、与升降丝杆相配合的升降螺母,所述升降丝杆与升降电机相连且升降电机能带动升降丝杆相对升降螺母转动,所述升降轴与升降螺母相连且升降螺母能带动升降轴相对固定支撑立柱移动;
所述夹紧丝杠包括夹紧丝杆、与夹紧丝杆相配合的夹紧螺母,所述夹紧丝杠上对称设置有正螺纹段、反螺纹段,所述夹紧螺母、直线滑块分别为一组,所述夹紧螺母分别设置在正螺纹段、反螺纹段上,所述夹紧丝杆与旋转动力装置相连且旋转动力装置能带动夹紧螺母相对夹紧丝杆移动,所述夹紧螺母通过直线滑块与夹紧臂相连且夹紧螺母能带动夹紧臂相向或相背运动以夹持或松开工件;
所述翻转部件与夹持臂相连且翻转部件能对夹持臂夹持的工件进行翻转。
还包括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所述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分别设置在固定支撑立柱上,所述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分别与升降电机相连。
所述旋转动力装置包括气动马达、设置在气动马达上的第一带轮、同步带、与夹紧丝杆相连的第二带轮,所述气动马达能依次经第一带轮、同步带、第二带轮带动夹紧丝杆转动。
还包括设置在升降支架上的防护罩。
所述翻转部件包括扳手支架、棘轮扳手、减速器、设置在夹紧臂上的旋转轴、卡爪,所述扳手支架与夹紧臂相连,所述棘轮扳手设置在扳手支架上,所述棘轮扳手通过减速器与旋转轴相连且棘轮扳手能带动旋转轴相对夹紧臂转动,所述旋转轴与卡爪相连且旋转轴能带动卡爪相对夹紧臂转动。
所述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器。
所述棘轮扳手为气动棘轮扳手。
还包括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设置在夹紧臂上,所述旋转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夹紧臂相连。
还包括限位件、与旋转轴相连的防翻转气缸,所述防翻转气缸通过限位件与旋转轴相连。采用该结构,能够保证卡爪在适宜的角度范围内翻转。
所述卡爪呈V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8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