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半托装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7157.4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1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蓝新华;官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裕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42 | 分类号: | B65B4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装箱 装置 | ||
1.全自动半托装箱装置,包括提升动力装置(1)、直线导轨(2)、导轨滑块(3)、顶箱滑杆(4)、顶箱杆(5)、挡箱气缸装置(6)和挡箱装置(7),所述直线导轨(2)垂直设置在提升动力装置(1)两侧且相互对应,所述导轨滑块(3)通过卡合的方式设置在直线导轨(2)上,所述顶箱滑杆(4)与导轨滑块(3)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后导轨滑块(3)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顶箱杆(5)与顶箱滑杆(4)固定连接且垂直于顶箱滑杆(4),所述挡箱装置(7)与顶箱滑杆(4)固定连接,所述挡箱气缸装置(6)与挡箱装置(7)固定连接,所述提升动力装置(1)与顶箱滑杆(4)固定连接且可带动顶箱滑杆(4)沿着直线导轨(2)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半托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动力装置(1)包括提升气缸(11)、顶箱气缸接块(12)和顶箱拉杆(13),所述提升气缸(11)的顶杆与顶箱气缸接块(12)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气缸(11)的顶杆延伸方向垂直向上,所述顶箱拉杆(13)一端与顶箱气缸接块(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顶箱滑杆(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半托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动力装置(1)还包括气缸单耳座(14),所述气缸单耳座(14)与提升气缸(11)固定连接且位于提升气缸(11)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半托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箱杆(5)包括顶箱杆本体(51)、顶箱杆压板(52)和顶箱螺栓(53),所述顶箱杆压板(52)设置在顶箱滑杆(4)两侧且通过顶箱螺栓(53)固定在顶箱滑杆(4)上,所述顶箱杆本体(51)与顶箱杆压板(52)固定连接且垂直于顶箱滑杆(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半托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箱装置(7)包括移动护栏支架(71)、移动护栏杆(72)和护栏(73),所述移动护栏支架(71)固定设置在顶箱滑杆(4)上,所述移动护栏杆(72)穿过移动护栏支架(71)后与护栏(73)固定连接,所述挡箱气缸装置(6)固定设置在护栏(7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半托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箱气缸装置(6)包括前挡箱气缸(61)、前挡箱气缸垫板(62)、截箱气缸支板(63)、挡箱气缸头(64)和单向节流阀(65),所述前挡箱气缸垫板(62)与前挡箱气缸(61)固定连接,所述前挡箱气缸(61)的顶杆由挡箱气缸垫板(62)上的孔洞延伸而出,所述截箱气缸支板(63)一侧与前挡箱气缸垫板(62)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护栏(73)固定连接,所述挡箱气缸头(64)固定在挡箱气缸(61)的顶杆前端,所述单向节流阀(65)设置在前挡箱气缸(61)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半托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箱气缸(61)为薄型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半托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滑块(3)与顶箱滑杆(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裕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裕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71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燃尽风布置方式
- 下一篇:一种柴油脱色精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