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转减振器及工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4639.4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华;马先芒;李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7/02 | 分类号: | F16D7/02;F16D3/14;F16F15/134;F16F15/139;B60K5/00;B60K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减振器 工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辆的减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及工程车 辆。
背景技术
在工程车辆上,通常在发动机飞轮与变速箱之间设置扭转减振器;一方面, 扭转减振器可以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给变速箱,另一方面,发动机的转速 存在突变(俗称不均匀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低转速的情况下,扭转减振器可 以对转速的突变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进而减轻转速突变给变速箱等传动部 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常,工程车辆上的扭转减振器包括内盘和外盘,外盘和内盘同轴设置, 外盘与发动机的飞轮固定连接,内盘的轮毂与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内盘与外 盘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装置,弹性连接装置将外盘的扭矩传递给内盘,并在发 动机转速突变时,弹性连接装置上的弹簧受压而缩短,内盘与外盘之间出现转 速不相同,在弹簧的作用力下,逐步使内盘与外盘转速相近,进而降低转速突 变给变速箱造成的负面影响。
发动机在低转速区存在明显的转速不均匀问题,转速不均匀容易引起传动 系统出现扭转共振现象,扭转共振会给传动系统带来严重破坏,为了避免扭转 共振,扭转通常采用刚度较小的减振弹簧;但是,由于工程机械在启动、急变 速、升档、降档等情况下,扭转减振器需要传递比较大的扭矩,刚度较小的减 振弹簧很容易出现断裂或永久变形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的扭转减振器,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扭转减振器既可以降低载荷过大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 还提出一种具有该扭转减振器的工程机械。
作为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扭转减振器,它包括外盘、内盘及第 一弹性部件,所述外盘包括壳体、第二弹性部件、传动片及摩擦片,所述摩擦 片与壳体相对固定,第二弹性部件用于驱使摩擦片紧贴在所述传动片上;所述 传动片与内盘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于传动片和内盘之间,用于弹 性连接传动片与内盘。
优选地,所述内盘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传动片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 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匹配,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卡设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一弹性部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 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一弹性部件一对一匹配,多个所述第一开口围绕内盘的 转动中心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固定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 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配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阻止第一弹性部件向内 盘的两侧运动。
优选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外侧均设置有内凸部,所述内凸部顶 抵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上,用于阻止第一弹性部件朝向远离内盘转动中心的方 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内盘中心设有轮毂,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通过螺栓 与轮毂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 拆卸式固定连接,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容纳所述第二弹性部件、 传动片及摩擦片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传动片夹在两个所述摩擦片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于 壳体与摩擦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均为弹簧,所述第二弹性部件 的截面呈“V”型或者倒“V”型。
作为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程机械,它包括车架、发动机、变 速箱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所述发动机和变速箱均设置在车架上, 所述外盘的壳体与发动机的飞轮连接,所述内盘与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扭转减振器包括外盘、内盘及第一弹性部件,外盘包括 壳体、第二弹性部件、传动片及摩擦片,摩擦片与壳体相对固定,第二弹性部 件用于驱使摩擦片紧贴在传动片上;传动片与内盘同轴设置,第一弹性部件设 置于传动片和内盘之间,用于弹性连接传动片与内盘。具体应用时,外盘的外 壳与发动机的飞轮连接,内盘与变速箱连接,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依次经过壳体、 摩擦片、传动片、第一弹性部件及内盘传递给变速箱,当载荷大到一定程度时, 摩擦片和传动片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防止扭转减振器因受力过大而失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一路面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4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