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滩涂车排除淤泥履带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4472.5 | 申请日: | 2015-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3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林 |
主分类号: | B62D55/26 | 分类号: | B62D55/26;B62D55/088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滩涂 排除 淤泥 履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滩涂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滩涂车排除淤泥履带板。
背景技术
车辆在滩涂行走中,履带与车体箱体的中间空隙会经由履带运行带进淤泥,当履带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形成厚厚的淤泥层,行车时阻力增加。当增加到行走困难时需要停车,用高压水泵冲洗,冲净淤泥后才能继续运行。当停车后淤泥粘结在箱体表面,当泥块干锢,形成硬块会将履带与箱体粘连成一体。当车辆再次启动时,需要将履带板拆卸下来,把干锢的泥块清除干净后,在安装履带板后才能启动车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滩涂车排除淤泥履带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滩涂车排除淤泥履带板,包括履带板、驱动链条和与驱动链条配合传动的链轮,所述链轮上有链齿,在两条并排的驱动链条中,一条驱动链条中的一块链节背板与位于另一条驱动链条中的与一块链节背板相邻的另一块链节背板均固定在同一块履带板上;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链齿的齿顶圆端部设置有挤顶淤泥的排泥链齿齿尖;在链节背板上与链轮的排泥链齿齿尖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大小形状与排泥链齿齿尖的大小形状相匹配的且排泥链齿齿尖能顶入的排泥窗口;在履带板上与链节背板上所开有的排泥窗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大小形状与排泥窗口相匹配的履带板排淤泥窗口。
所述排泥链齿齿尖的形状包括每个链齿的每侧齿廓线向齿顶端延伸的一段向外凸的弧、向外凸的弧连接一段向内凹的弧和链齿齿尖弧,在每个链齿的一侧的向内凹的弧的末端与另一侧的向内凹的弧的末端之间连接有一段向外凸的链齿齿尖弧。
所述链节背板的厚度为2-8毫米。
所述履带板厚度为10-20毫米。
所述链齿的每侧齿廓线的向齿顶端延伸的一段向外凸的弧的半径数值是排泥链齿齿尖的高度的3倍,向外凸的弧连接的一段向内凹的弧的半径数值与排泥链齿齿尖的高度数值一样;所述链齿齿尖弧的半径的数值为链轮的齿顶圆半径数值再加上排泥链齿齿尖的高度数值。
所述的排泥窗口的长度为链齿齿尖弧的弧长的1.05-1.1倍;排泥窗口宽度为排泥链齿齿尖厚度的1.1-1.15倍;所述履带板排淤泥窗口的长度是顶出淤泥的链齿齿尖弧长的1-1.3倍,履带板排淤泥窗口的宽度是排泥链齿齿尖厚度的1.1-1.3倍。
所述排泥窗口和履带板排淤泥窗口的形状为矩形、圆角矩形或两端半圆的矩形。
所述链节背板的厚度优选为3-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滩涂淤泥上行走时,当驱动链条运行时,通过挤顶链轮齿和链轮齿尖的挤压,驱动链条中间的淤泥被链齿和齿尖挤顶,通过链条背板的窗口挤出链节中间。驱动链条通过链轮的链齿挤压后,链节中间的淤泥以条形的膏状体被挤出链节的中间空隙。不会形成有大块残留,即使淤泥干锢后也不会结成顶开链齿的硬块。避免了驱动链条被顶出链齿而脱链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能排出淤泥的驱动链条、链轮等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的链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图3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链节背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立体图。
图8为图6的C-C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E-E阶梯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林,未经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4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