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相流雾化喷射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27568.9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滕宇;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B08B11/00;B08B3/02;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75 | 代理人: | 陶金龙;张磊 |
| 地址: | 10001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相流 雾化 喷射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清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二相流 雾化喷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集成电路芯片的图形特征尺 寸已进入到深亚微米阶段,导致芯片上超细微电路失效或损坏的关键沾污物 (例如颗粒)的特征尺寸也随之大为减小。
在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过程中,半导体晶圆通常都会经过诸如薄膜沉积、 刻蚀、抛光等多道工艺步骤。而这些工艺步骤就成为沾污物产生的重要场所。 为了保持晶圆表面的清洁状态,消除在各个工艺步骤中沉积在晶圆表面的沾 污物,必须对经受了每道工艺步骤后的晶圆表面进行清洗处理。因此,清洗 工艺成为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最普遍的工艺步骤,其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各 步骤的沾污水平,以实现各工艺步骤的目标。
为了清除晶圆表面的沾污物,在进行单片湿法清洗工艺时,晶圆将被放 置在清洗设备的旋转平台(例如旋转卡盘)上,并按照一定的速度旋转;同 时向晶圆的表面喷淋一定流量的清洗药液,对晶圆表面进行清洗。
在通过清洗达到去除沾污物目的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对晶圆、尤 其是对于图形晶圆表面图形的无损伤清洗。
随着集成电路图形特征尺寸的缩小,晶圆表面更小尺寸的沾污物的去除 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很多新型清洗技术在清洗设备上也已得到较广泛 的应用。其中,在单片湿法清洗设备上,利用雾化清洗技术可以进一步改善 清洗工艺的效果。在雾化清洗过程中,雾化颗粒会对晶圆表面的液膜产生一 个冲击力,并在液膜中形成快速传播的冲击波。冲击波作用于颗粒污染物上 时,一方面可以加快污染物从晶圆表面脱离的过程;另一方面,冲击波会加 速晶圆表面清洗药液的流动速度,促使颗粒污染物更快地随着药液的流动而 被带离晶圆表面。
然而,目前常见的雾化清洗装置所产生的雾化颗粒尺寸较大,且雾化颗 粒所具有的能量也较高,当这些雾化清洗装置应用在65纳米及以下技术代的 晶圆清洗工艺中时,很容易造成表面图形损伤等问题。同时液相流体的利用 率较低,导致资源的极度浪费。
为了减少对晶圆表面图形的损伤,需要进一步缩小喷射出的液体颗粒的 尺寸,并且更好地控制雾化颗粒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轨迹以及均匀 性等,来减小液体颗粒对图形侧壁和边角的损伤,提高清洗质量和效率,节 约清洗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重复性好的二相流雾化喷射清洗装置,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应 的工艺参数调整,完成气液两相雾化过程,形成尺寸均一的超微液体颗粒喷 雾,并利用载气使雾化颗粒以一定的动能垂直运动至晶圆表面,完成对晶圆 的移动雾化清洗过程,可减小液体颗粒对晶圆图形侧壁和边角的损伤,提高 清洗质量和效率,节约清洗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相流雾化喷射清洗装置,用于对放置在清洗腔内旋转平台上的 晶圆进行雾化清洗,所述清洗装置包括:
喷嘴主体,其内部设有液体管路,环绕液体管路设有气体管路,喷嘴主 体下端设有气液导向部件,气液导向部件以一定对称关系水平设有连通液体 管路的多路液体分流管路,各液体分流管路之间具有连通气体管路的出气网 板,出气网板垂直设有密布的多数个气体导向出口,沿各液体分流管路设有 与喷嘴主体轴线呈预设角度下倾的多数个液体导向出口;所述液体导向出口 和/或气体导向出口为直管形、螺旋管形或拉瓦尔喷管结构;
进液管路和进气管路,连接设于一喷淋臂上,并分别连通喷嘴主体内的 液体管路、气体管路,所述喷淋臂带动喷嘴主体作过晶圆圆心的圆弧往复运 动;
雾化颗粒导向出口,围绕设于气液导向部件下方,其为拉瓦尔喷管结构 或具有竖直的内壁;
其中,由液体导向出口喷出的液体与由气体导向出口喷出的气体在气液 导向部件下方相交形成雾化颗粒,并经雾化颗粒导向出口向下喷向晶圆表面。
优选地,所述喷嘴主体的横截面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所述 气液导向部件的多路液体分流管路以液体管路下端为共同连通点,并按均匀 的辐条状设置,相邻液体分流管路之间形成近似扇形的出气网板,各液体分 流管路的液体导向出口位于出气网板下方,并朝向其对应一侧出气网板的气 体导向出口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7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