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平衡油耗检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20179.3 | 申请日: | 201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苏启源;黎鸿智;郭文霏;梁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9/00 | 分类号: | G01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尹卓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油耗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油耗检测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碳平衡油耗检 测仪。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道路运输车辆节能降耗管理,规范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 参数及配置核查工作,交通部颁布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 理办法》、《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限值及测量方法》、《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 值及测量方法》。这也就要求必须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办法来准确检测汽车 的燃油消耗量,以对营运车辆的燃油消耗量进行监督管理。
目前,对于汽车的油耗检测多采用拆装油管串接油耗仪的方法,此方法操 作复杂、检测时间长,对油路存在一定的损坏,存在安会隐患。
汽车油耗检测的另一种方法是碳平衡油耗检测法,该方法在国内外均已开 展,它通过测量汽车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中碳元素的质量,根据汽油 燃烧前后的碳元素质量守恒计算汽车燃油消耗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平衡油耗检测仪,该碳平衡 油耗检测仪包括:
车架;
风机,风机通过防震垫设置在车架上;
集气管,集气管与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
流量测量管,流量测量管的一端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且流量测量管沿 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排气取样探 头,流量测量管通过防震垫设置在车架上;
排气管,排气管与流量测量管的另一端相连接,用于将流量测量管内的气 体排出碳平衡油耗检测仪;和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风机、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和排气取样探头相连接。
进一步地,该碳平衡油耗检测仪还包括:
变频器,变频器分别与风机和控制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包括:
触控显示器,优选地,触控显示器设置在车架的侧板上;
含碳气体浓度测量模块,含碳气体浓度测量模块通过取样软管与排气取样 探头相连接,用于对流量测量管中气体的含碳浓度进行测量;和
检测仪控制模块,检测仪控制模块分别与风机、变频器、压力传感器、流 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控显示器和含碳气体浓度测量模块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含碳气体浓度测量模块包括:测量气路, 该测量气路的一端与排气取样探头相连接、另一端与光学平台相连接,其中, 测量气路上依次设置有气泵、纤维过滤器和水过滤器,光学平台与检测仪控制 模块相连接,纤维过滤器、水过滤器均设置在车架的侧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含碳气体浓度测量模块还包括:检查气入 口、零气入口和标准气入口,该检查气入口、零气入口和标准气入口分别与测 量气路的所述一端相连接且均设置在车架的侧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含碳气体浓度测量模块还包括:压缩气入 口,压缩气入口设置在车架的所述侧板上,且压缩气入口与测量气路的所述一 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流量测量管的一端通过橡胶管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流量传感器为涡街流量传感器,且涡街流量传感器的内径与流 量测量管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与流量传感器之间以及温度传感器与排气取样探头 之间均保持有距离。
进一步地,排气取样探头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流量测量管上,且排气取样探 头的深入流量测量管内的开口端为朝向进气方向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碳平衡油耗检测仪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和检测结果 准确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和特征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 清楚呈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碳平衡油耗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碳平衡油耗检测仪的流量测量管4的结构 示意图,其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体流动方向;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碳平衡油耗检测仪的左侧视图;和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碳平衡油耗检测仪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根据本 实用新型的碳平衡油耗检测仪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0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质量流量计流速模拟系统
- 下一篇:电磁流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