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专用高压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9039.4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8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瑞;朱立;杨海洲;李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专用 高压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汽 车专用高压配电箱。
背景技术
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的高压配电箱进行调试或维护时,往往 需要在电池系统连通且处于工作状态下进行,但是,由于现有高压配 电箱内高压元器件以及其它配件的结构排布紧凑,且多层排布,元件 检修、更换困难,不易维护;再者,元器件与插头间连线均采用铜排 搭接,铜排接口处为U形结构,螺栓固定,车辆行驶一定公里后,U 形接口处铜排变形松脱,导致配电箱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内部元器件单层布置、互不遮 挡,且便于维修的电动汽车专用高压配电箱。
一种电动汽车专用高压配电箱,包括,框体以及分别设置在 所述框体六个面上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盖板、 底板;
所述框体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盖板、 底板构成一带容置腔的密封箱体,且所述左侧板为阶梯状侧板,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靠近所述左侧板纵向排列的导电铜柱;
其中,所述容置腔内包含靠近所述后侧板设置、用于安装高 压电子元器件的基板定位区,靠近所述左侧板设置、用于放置至 少一个Z型铜排的铜排连接区。
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专用高压配电箱,其优点是:高压配电 箱内部基板定位区、铜排连接区等的排放设计,以及各元器件与 储线区等的分离设计,构成高压配电箱内元器件单层布置、互不 遮挡、干涉,且便于维修,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汽车专用高压配电箱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动汽车专用高压配电箱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动汽车专用高压配电箱主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电动汽车专用高压配电箱左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上图中标号为:
1、框体,2、前侧板,3、后侧板;
4、左侧板,41、微型电机;
5、右侧板;
6、顶盖板;
7、底板,71、导电铜柱,72、接触器,721、充电电阻,73、 高压开关;
8、容置腔,81、基板定位区,811、高压电子元器件,811a、 继电器,811b、保险器,811c、分流器,812、基板主体,813、 储线区,82、铜排连接区,821、Z型铜排,821a、微型保险柜, 83、绝缘监视仪。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汽车专用高压配电箱,包括, 框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框体1六个面上的前侧板2、后侧板 3、左侧板4、右侧板5、顶盖板6、底板7;
优选地,所述框体1与所述前侧板2、所述后侧板3、所述 左侧板4、所述右侧板5、所述顶盖板6、所述底板7构成一带 容置腔8的密封箱体,且所述左侧板4为阶梯状侧板,所述底板 7上设置有多个靠近所述左侧板4纵向排列的导电铜柱71;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2、所述后侧板3、所述左侧板4、 所述右侧板5、所述顶盖板6、所述底板7均选用2.5mm厚的冷 轧钢板焊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左侧板4的每一层阶梯上纵向排列有至少一个 微型电机41,且所述微型电机41设置在所述左侧板4上;
所述容置腔8内包含靠近所述后侧板3设置、用于安装高压 电子元器件811的基板定位区81,以及靠近所述左侧板4设置、 用于放置至少一个Z型铜排821的铜排连接区82,安装在所述 右侧板5上的绝缘监视仪83,当隔离电源系统产生绝缘故障时, 使得所述绝缘监视仪83发生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基板定位区81包括与所述后侧板3纵向平行 设置的基板主体812以及所述基板主体812与所述后侧板3之间 形成的储线区813,所述储线区813用于导线或导线穿管预制成线 束后,一端固定在所述储线区813内,另一端通过所述基板主体812 将导线或线束与所述高压电子元器件811连接;所述高压电子元器 件811设置在所述基板主体812上相对所述前侧板2的一面;
优选地,所述高压电子元器件811包括与所述微型电机41 电连接的继电器811a,与所述继电器811a并排设置的保险器 811b、分流器811c,所述保险器811b设置在所述继电器811a与 所述分流器811c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9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控制箱的电缆防火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前接线前维护的直流分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