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了空滤器的缸盖罩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14856.0 | 申请日: | 2015-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尹立雪;刘建华;陈延民;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2M35/024;F02M35/04;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滤器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了空滤器 的缸盖罩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环保、节能的要求, 汽车轻量化、小型化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以应对日趋严格的排放法 规。空滤器和缸盖罩盖都是发动机多重要部件。传统的空滤器和缸盖 罩盖都是分开布置的,空滤器属于进气系统的一部分,一般空滤器是 通过支架固定在进气歧管上,缸盖罩盖属于曲轴箱通风系统,通过螺 栓固定到发动机缸盖上。分开布置导致空滤器和缸盖罩盖占用空间 较大,整个发动机结构不够紧凑,不利于汽车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发展 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集成了空滤器的缸盖 罩盖,它具备了空滤器和缸盖罩盖的功能,将进气系统和曲轴箱通风 系统有效的结合到一起,结构紧凑,可使发动机整体布局简化,其采 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成了空滤器的缸盖罩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滤器盖板、 空滤器本体、滤芯、缸盖罩盖本体和迷宫盖板,所述空滤器盖板采用 振动摩擦焊与空滤器本体一体连接,所述空滤器盖板与空滤器本体之 间形成进气腔,所述空滤器盖板上设置有与进气腔相连通的进气管, 所述空滤器本体上设置有出气管和第一出气口,所述出气管通过橡胶 软管与缸盖罩盖本体上的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软管和节 气门体相连接,所述缸盖罩盖本体可拆卸连接于空滤器本体的底部 处,所述空滤器盖板与缸盖罩盖本体之间形成空滤腔,所述空滤腔与 进气腔相连通,所述滤芯设置于空滤腔中,所述迷宫盖板与缸盖罩盖 本体通过振动摩擦焊接连接为一体,所述迷宫盖板与缸盖罩盖本体之 间形成相连通的新鲜空气引入腔和油气分离腔两个腔体,所述缸盖罩 盖本体的接头与新鲜空气引入腔直接连通,由进气管进入的气体一部 分经过进气腔后由出气管进入新鲜空气引入腔,另一部分经过空滤腔 中的滤芯后由第一出气口处进入节气门体;所述迷宫盖板上设置有回 油管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为新鲜空气引入腔的出口,所述 回油管与油气分离腔直接连通,所述缸盖罩盖本体中设置有与油气分 离腔相连通的油气分离腔入口,所述缸盖罩盖本体上设置有与油气分 离腔相连通且用于与进气歧管相连接的油气分离腔出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空滤器盖板和空滤器本体由尼龙材 料注塑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进气管呈喇叭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油气分离腔中设置有多组交错布置 的迷宫挡板,借助于迷宫挡板油气分离腔中流动的油气混合气呈S形 流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油气分离腔中设置有一块挡板,所 述挡板上形成有若干条竖直且相平行的竖筋,所述挡板位于油气分离 腔的后段处。挡板上竖筋的作用是保证油雾混合气体碰撞挡板后,油 滴更有效的附着到挡板表面,提高油气分离效率,迷宫挡板是普通的 板,上面没有竖筋,挡板上有竖筋,所以挡板相对分离效率要高一些。
优选的,所述缸盖罩盖本体的安装面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 槽中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高于缸盖罩盖本体的安装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缸盖罩盖本体的空滤腔的外侧四周 处设有若干个塑料支架,所述塑料支架通过注塑与缸盖罩盖本体一体 成型,所述塑料支架上固定有金属卡扣,所述空滤器本体通过金属卡 扣及单独的一个塑料卡扣与缸盖罩盖本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尼龙+玻纤材料,成本低, 重量轻,有利于部件的集成化。
(2)空滤器和缸盖罩盖通过金属卡扣和塑料卡扣有效的连接到 一起,节约了布置空间,发动机更紧凑。
(3)空滤器本体和缸盖罩盖形成的空腔,正好用于布置空滤器 的滤芯,节省空间、结构简单。
(4)缸盖罩盖本体和油气分离腔盖板通过振动摩擦焊接形成两 个腔分离腔,新鲜空气引入腔用于补充新鲜空气,油气分离腔采用迷 宫挡板和挡板相结合,保证了曲轴箱里的压力平衡,油气分离效果。
(5)缸盖罩盖上引入新鲜空气的接管位于空滤器出气管的正下 方,距离较近,便于软管连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4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燃油箱碳罐堵塞的通气过滤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用蠕墨铸铁活塞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