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托盘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3436.0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7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姜基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金玲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盘传送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传送利用机床夹住原材料来 进行搬入和搬出的托盘的装置。
背景技术
搬入到机床和搬出机床的原材料时通常能够使用托盘。托盘能够通过传送装置搬 入到机床和从机床搬出。托盘传送装置可包括基座、第一给料机、第二给料机及轮叉。 第一给料机经由链条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基座。第二给料机经由链条以可移动的方 式连接于第一给料机。轮叉安装于第二给料机而能够夹住托盘。
根据有关技术,第一给料机和第二给料机可以是被另外的两个链条驱动的方式。 若在链条上施加超负荷,则因链条的伸长率特性无法将轮叉移动至准确的位置。另外, 由于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递链条的动力的多个复杂的链轮(sprocket),因此有可能会使 传送装置结构变得复杂、尺寸变大及重量变重。并且,第二给料机由支撑轮叉的两侧 下部表面的两个链条构成,所以有可能不易搬入和搬出托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小及重量轻,且能够将托盘传送至准确的位 置的托盘传送装置。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托盘传送装置可包括基座、伺服电动机、第一给料机(feeder)、 小齿轮机构、第二给料机、链条机构及轮叉(pork)。伺服电动机可安装于所述基座。 第一给料机能够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基座。小齿轮机构可将所述伺服电动机的 旋转力传递给所述第一给料机。第二给料机能够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给料 机。链条机构能够从所述小齿轮机构接受所述旋转力来移动所述第二给料机。轮叉安 装于所述第二给料机而能够夹紧托盘。
在例示性实施例中,所述小齿轮机构可包括连接于所述伺服电动机的主动齿轮、 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至少一个小齿轮(pinion)及与所述小齿轮啮合且固定于所述第 一给料机而将所述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力的齿条(rack)。
在例示性实施例中,所述链条机构可包括:轴承单元,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 述第一给料机而与所述第一给料机一同移动;及链条,与所述轴承单元结合并固定于 所述第二给料机,以将所述轴承单元的直线运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给料机。
在例示性实施例中,所述链条可由沿所述第二给料机的两侧边缘排列的一对链条 构成。
在例示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给料机可以是固定于所述一对链条的单侧式给料 机。
在例示性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可包括沿所述第一给料机的两侧排列于所述基座 而引导所述第一给料机的移动的导向块。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给料机可通过小齿轮机构在基座上移动,第二给料机 可通过链条机构在第一给料机上移动。因此,托盘的传送仅通过小齿轮和一个链条来 实现,因此可减少由施加于链条的负载引起的链条的伸长率特性所带来的影响。其结 果,能够将轮叉准确地传送到所期望的位置。另外,由于无需将复杂沉重的链轮设置 于传送装置,因此传送装置可具有简单的结构、小尺寸及轻重量。并且,由于第二给 料机是由一个链条构成的单侧式给料机,因此托盘的搬入和搬出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托盘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托盘传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示出的托盘传送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的Ⅳ-Ⅳ_线表示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的Ⅴ-Ⅴ_线表示的剖视图。
图中:110-基座,120-伺服电动机,122-减速器,130-第一给料机,140-第二给 料机,150-轮叉,160-小齿轮机构,162-主动齿轮,164-小齿轮,166-齿条,170-链条 机构,172-轴承单元,174-链条,176-张力单元,178-固定块,180-导向块,185-滚子 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能够添加各种变更,且能够具有多种方式,因此将特定实施例例示于 附图中并在本说明书中进行详细说明。但是,这并不是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特定的公 开形式,应理解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思想以及技术范围中所包含的所有变更、等效物 及代替物。对各附图进行说明时,对类似构成元件使用类似的参考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未经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3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