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遗体组织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5006.4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阔;李玉光;李玉峰;付慧群;周雪媚;陈霜玲;姜思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遗体 组织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遗体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遗体组织撑开器。
背景技术
在遗体组织处理时,需要通过相应的器械将遗体组织撑开。现有技术中,并无专用的遗体组织撑开器,操作人员以医用的手术撑开器作为替代品使用。
专利号为201020206370.8、名称为一种撑开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这样一种现有的医用手术撑开器,其包括转动连接的左手柄和右手柄,左手柄和右手柄的一端相抵接且其上设置有撑开器头,手术时,撑开器头插入人体组织,通过转动左手柄和右手柄以迫使撑开器头打开。
手术机械针对的是活体组织,活体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上述撑开器头打开时能够顺利的带动活体组织分开。而遗体组织较活体组织的弹性和韧性均显著下降,在撑开器打开过程中遗体组织分开的程度达不到活体组织的程度,使得其与左手柄和右手柄发生干涉的概率显著增加,从而给相关操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遗体组织撑开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撑开器在使用过程中与遗体组织发生干涉的概率过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遗体组织撑开器,包括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的两个支臂,所述支臂的一端设置有手持件,所述支臂的另一端连接有撑开爪,所述支臂上位于所述转动连接件和所述撑开爪之间的部分为避让臂,所述避让臂的端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撑开爪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两个所述避让臂之间具有预定尺寸的避让间隙。
上述的遗体组织撑开器,所述预定尺寸介于1cm到10cm之间。
上述的遗体组织撑开器,在所述转动连接件和所述撑开爪之间,在所述转动连接件和所述撑开爪之间,所述避让间隙中最大的所述预定尺寸所处的部位离所述撑开爪的距离小于离所述转动连接件的距离。
上述的遗体组织撑开器,所述避让臂为弧形臂。
上述的遗体组织撑开器,所述撑开爪为弧形杆,两对所述撑开爪的尾端相背离设置。
上述的遗体组织撑开器,两对所述撑开爪上相背离的一侧为平面结构或弧形结构。
上述的遗体组织撑开器,所述避让臂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的中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遗体组织撑开器,两个支臂上相抵接的一端通过固定块连接撑开爪,而两个支臂之间设置有避让间隙,如此在支臂的转动过程中,两个支臂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撑开爪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撑开爪撑开的组织与支臂之间的干涉概率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遗体组织撑开器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遗体组织撑开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遗体组织撑开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臂;11、避让臂;2、手持件;3、撑开爪;4、锁定机构;5、避让间隙;6、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遗体组织撑开器,包括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的两个支臂1,两个支臂1的一端均设置有手持件2,两个支臂1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撑开爪3,支臂1上位于转动连接件和撑开爪3之间的部分为避让臂11,避让臂11的端部连接有固定块6,撑开爪3固定于固定块6上,两个避让臂11之间具有预定尺寸的避让间隙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未经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5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拉钩
- 下一篇:一种结核病检测用痰样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