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负荷裕度仿真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3793.3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罗敏;赵伟;林国营;张永旺;邓凯;周黎;丁国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尤健雄;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负荷 仿真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负荷裕度仿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对环境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及可持续性发展愈加为社会所重视,国家对电动汽 车产业寄予高度期望,不断出台利好的政策推动电动汽车的进步和普及。电动汽车产业也在 不断发展和完善,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电动汽车也将逐步实现普及。但随着电动 汽车的大规模发展也将会发生电动汽车密集充电的和无序充电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区域充电 负荷冲击大,负荷密度在地理上分布不均衡,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也会显现出来。 无序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供电区域的变电站稳定运行有很大影响,变电站系统为保证安全 稳定运行会保留一定的负荷裕度,以此评估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状况,做出应急处理预案。 负荷裕度评估和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电动汽车还未大规模接入电网,因此电 动汽车充电负荷对电网安全影响的研究依然是停留在理论基础阶段。真实模拟电动汽车充电 负荷的影响和实现电动汽车负荷的动态控制存在很多实际困难,既要考虑电网的安全因素, 政策和管理的难度,也要考虑实验条件可行性,经济成本的考虑,此过程是非常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负荷裕度仿真控制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负荷裕度仿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裕度仿真控制 装置包括变电站供电仿真单元、电动汽车充电仿真单元和负荷裕度检测单元;所述变电站供 电仿真单元能够输出模拟变电站在负荷裕度充足、不足和严重不足三种运行状态下的供电波 形信号,所述电动汽车充电仿真单元能够受外部指令控制模拟多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载,所述 变电站供电仿真单元输出的供电波形信号向所述电动汽车充电仿真单元所模拟的电动汽车充 电负载供电,所述负荷裕度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变电站供电仿真单元和电动汽车充电仿真单元 所组成的电力系统的负荷裕度并储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变电站供电仿真单元包括仿真模式切换开 关、信号发生器和策略库;所述策略库设置有变电站在负荷裕度充足、不足和严重不足三种 运行状态下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及相角数据,所述仿真模式切换开关具有三种开关切 换状态,所述信号发生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仿真模式切换开关、输入端连接所述策略库、输 出端为所述变电站供电仿真单元的输出端,所述信号发生器分别在仿真模式切换开关的三种 开关状态下加载所述策略库中相应的变电站运行状态数据并生成输出所述模拟变电站在负荷 裕度充足、不足和严重不足三种运行状态下的供电波形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仿真单元包括控制器组、交 流接触器组和负载组;所述负载组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载的负载设备,所述交 流接触器组对应每一个所述负载组的负载设备设有一个交流接触器,每一个所述交流接触器 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变电站供电仿真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对应负载设备的供电端,所 述控制器组对应所述交流接触器组的每一个交流接触器设有开关控制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组 的每一个开关控制输出端连接对应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端,所述控制器组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外 部指令并按照接收到的外部指令通过各个开关控制输出端输出相应的开关控制信号。
为了保护负载设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仿真单元还包括 限流器组;所述限流器组对应于每一对相连接的所述交流接触器和负载设备设有一个限流器; 每一个所述限流器连接在对应的交流接触器与负载设备之间。
为了提高仿真安全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电动汽车负荷裕度仿真控制装 置还包括预设有最大功率值的负载保护模块;所述负载保护模块连接在所述变电站供电仿真 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各个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之间,所述负载保护模块能够在所述变电站供 电仿真单元输出的供电波形信号功率超过所述最大功率值时自动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3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晒被小车
- 下一篇:一种轮速模拟负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