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容器的加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9552.3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6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钱永键;吴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肖兴江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容器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容器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 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 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 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 (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反应釜在工作前或工作过程中,需向釜内添加原料,对于早期设计的反应釜来说,因其 自身结构的因素,操作人员通过反应釜的加料口直接向反应釜内加料,由于反应釜内一般反 应都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因此,人工投料时,是要先关闭反应设备后再进行加料的操作, 这种加料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加上原料是粉末状的,加料时容易飘散在空气 中,因此,对加料人员以及厂房内均造成了污染。加上反应釜的密封性不好,反应过程若产 生有毒有害的气体或反应物时,投料时会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或反应物向外挥发,直接 威胁加料人员的人身安全。
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加料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现有的一种方式是:在车间内从下向上 设置有三层结构,第一层用于装成品物料的接料小车或输送到自动灌装设施机构,中间层是 反应釜,最上一层是加料罐(搅拌釜),加料罐搅拌釜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反应釜的进料口连 接,在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或气动阀,这种加料罐有一个敞开口,搅拌器通过敞开口进入到罐 体内,当固体或粉末物料和水等原料由投料口进入到罐体中后,通过搅拌器对物料进行搅拌, 在罐体内形成混合溶液,开启电磁阀或气动阀将混合好的物料输送到反应釜中。虽然,通过 加料罐,避免了由人工直接向反应釜加料,减少了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但是这种投料方 式仍然存在以下不利之处:
由于加料罐自身的自动化程度不够高,无法将固体或粉末物料直接加入到反应釜中,造 成了物料需要先在加料罐中进行搅拌,才能投入到反应釜中,然而,搅拌时粉末物料容易从 敞开口飘散到空气中,同样会对厂房造成污染,对厂房内的人员形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反应容器的加料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反应容器的加料装置,包括储料容器,储料容器上设有开口端和物料输出口,还包括对物 料输出口进行开闭控制的阀门机构,该阀门机构设置于物料输出口;以及
驱动阀门机构进行开闭的连杆,该连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储料容器中,连杆的一端与阀 门机构连接;以及
使连杆产生升降和/或旋转动作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或者驱动 机构在工作状态下与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非工作状态下与连杆分离。
优选地,还包括一个刮料机构,该刮料机构包括套管,套管上设有沿该套管轴向布置的 槽,在连杆上设有沿该连杆径向布置的周向连接部件,连杆穿过套管后,周向连接部件的至 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槽中;以及
刮板,刮板的一端固定于套管的外壁面上。
优选地,储料容器上的开口端位于该储料容器的一端,物料输出口位于储料容器的另一 端,在储料容器上设有罩住开口端的盖,盖上设有通孔。
优选地,盖上活动连接一个支撑机构,所述连杆的一端穿过盖上的通孔暴露在储料容器 的外部后,该端部通过支撑机构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阀门机构包括外套,外套的一端与所述物料输出口固定连接,外套的内孔 为锥孔;以及
堵头,该堵头的外圆周面为锥面,堵头通过锥面与外套的内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自动抓取连杆的方式与连杆进行连接。
优选地,述连杆与驱动机构连接的端部设有盘状部件或凸缘,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 线驱动机构;以及
受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动而进行升降的支架;以及
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以及
对所述盘状部件或凸缘进行抓取或释放的机械手,该机械手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 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支架上设有通孔,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支架上的通孔,支架上 还设有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9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产生蒸汽回用的副产工业盐熔融处理装置
- 下一篇:负压反应容器投料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