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振拉索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3068.X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5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八木知己;白土博通;榊一平;大门英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都大学;神钢钢线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冷文燕;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振拉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例如使用于斜拉桥等吊索构造物的制振拉索。
背景技术
图24是一般的斜拉桥的侧视图。如图24所示,一般的斜拉桥具备桥桁101、垂直地 立于桥桁101的主塔102、从主塔102向桥桁101斜拉设置的多个拉索103、将拉索103 彼此连接的钢丝104。并且,桥桁101被从主塔102延伸的多个拉索103吊起。
作为上述拉索103的表面平滑的情况下的问题点,可指出因风雨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 振动现象(风雨激振),该现象在实际的桥梁中已得到确认。上述风雨激振的发生机制如 下,即、雨滴集中于拉索103的表面而形成水路,并且,因该水路而隆起的部分被置于气 流中,拉索103不稳定地振动而发生风雨激振。
作为对上述风雨激振的对策,采取将拉索彼此连接的方法、在拉索的固定部附近设置 制振阻尼器等来衰减振动的方法等,但除了这些方法以外还有着眼于拉索的表面形状的对 策。
例如,日本专利公报第2923186号公开的拉索具备将多根绞合线绞合而成的拉索芯材 和包覆所述拉索芯材的高密度聚乙烯层,且在拉索的外周设有沿上述拉索的轴向的多个平 行突起,其中,所述绞合线将钢丝束在一起而形成。这些平行突起的间距为28°~32°,高 度为3~7mm,宽度为9~13mm。对制振拉索赋予此种表面形状,能够抑制雨滴集中在 拉索的表面而形成水路。据此,消除因水路而隆起的部分,能够抑制风雨激振(参照日本 专利公报第2923186号的第0003段及第0011段等)。
然而,上述日本专利公报第2923186号公开的拉索虽然在抑制风雨激振的方面具有一 定的效果,但是,没有公开任何关于近年来被注目的振动现象即干索驰振的对策。在此, 干索驰振是指在不下雨的状况下发生的拉索的大振幅振动现象,因相对于斜拉索的轴向成 规定角度而流动的气流而发生的现象。根据具有以风雨激振对策或减少抗力为目的而开发 的表面形状的拉索,能够阻碍上述水路的形成,具有抑制风雨激振的效果,但对于抑制干 索驰振的效果并不明确。
近年来,伴随斜拉桥等吊索结构物的长大化,制振拉索也变得特长,因此,抑制拉索 的风雨激振以及干索驰振等现象成为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的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抑制风雨激振,而且 能抑制干索驰振的制振拉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制振拉索包括:拉索主体,其包含将多个钢 丝束在一起而成的芯材和设置在所述芯材的外周侧的包覆层;以及螺旋突起,形成在所述 包覆层的外周面上,且以螺旋状沿所述芯材延伸,其中,所述螺旋突起绕所述外周面一周 时在所述芯材的轴向上前进的轴向距离(以下也称为螺旋间距)为所述拉索主体的外径的 2.9倍以上且8倍以下,所述螺旋突起自所述外周面起的高度为所述拉索主体的外径的1.5% 以上且5%以下(技术方案1)。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制振拉索,由于螺旋突起自包覆层外周面起的高度为拉索主体的 外径的1.5%以上且5%以下,因此,能够抑制在所述外周面上形成水路,从而能够抑制因 形成水路而引起的风雨激振的发生。
上述结构与上述螺旋间距为拉索主体的外径的2.9倍以上且8倍以下的结构互起作用, 能够抑制在制振拉索发生干索驰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制振拉索能够抑制发生风雨激振 以及干索驰振双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制振拉索(技术方案1)中,优选:所述螺旋突起的根数为2根以上 且15根以下(技术方案2)。
在设定上述螺旋突起的高度以及螺旋间距的基础上,还通过将螺旋突起的根数设定为 2根以上且15根以下,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在拉索发生风雨激振以及干索驰振。
在本实用新型的制振拉索(技术方案1或2)中,优选:所述螺旋突起绕所述外周面一 周时在所述芯材的轴向上前进的轴向距离为所述拉索主体的外径的2.9倍以上且6倍以下, 所述螺旋突起自所述外周面起的高度为所述拉索主体的外径的1.9%以上且5%以下,所述 螺旋突起的根数为4根以上且15根以下(技术方案3)。
通过组合上述螺旋突起的高度和根数以及螺旋间距的长度的特征,能够进一步抑制制 振拉索的风雨激振以及干索驰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都大学;神钢钢线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京都大学;神钢钢线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3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