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振拉索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3068.X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5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八木知己;白土博通;榊一平;大门英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都大学;神钢钢线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冷文燕;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振拉索 | ||
1.一种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索主体,其包含将多个钢丝束在一起而成的芯材和设置在所述芯材的外周侧的包覆 层;以及
螺旋突起,形成在所述包覆层的外周面上,且以螺旋状沿所述芯材延伸,其中,
所述螺旋突起绕所述外周面一周时在所述芯材的轴向上前进的轴向距离为所述拉索 主体的外径的2.9倍以上且8倍以下,
所述螺旋突起自所述外周面起的高度为所述拉索主体的外径的1.5%以上且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突起的根数为2根以上且15根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突起绕所述外周面一周时在所述芯材的轴向上前进的轴向距离为所述拉索 主体的外径的2.9倍以上且6倍以下,
所述螺旋突起自所述外周面起的高度为所述拉索主体的外径的1.9%以上且5%以下,
所述螺旋突起的根数为4根以上且15根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突起绕所述外周面一周时在所述芯材的轴向上前进的轴向距离为所述拉索 主体的外径的2.9倍以上且4.8倍以下,
所述螺旋突起自所述外周面起的高度为所述拉索主体的外径的1.9%以上且3.6%以下,
所述螺旋突起的根数为4根以上且12根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突起具有:
在以垂直于所述制振拉索的轴向的平面剖切该制振拉索的剖面上形成外缘线的外缘 表面;和
在所述剖面上形成侧缘线的侧缘表面,其中,
所述侧缘表面与所述包覆层的外周面的连接部分为弯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缘表面与所述侧缘表面的连接部分为弯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缘表面与所述包覆层的外周面的连接部分的弯曲面的曲率半径为所述螺旋突 起自所述外周面起的高度的0.01倍以上且3倍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缘表面与所述侧缘表面的连接部分的弯曲面的曲率半径为所述螺旋突起自所 述外周面起的高度的0.01倍以上且0.7倍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在以垂直于所述制振拉索的轴向的平面剖切该制振拉索的剖面上,所述螺旋突起呈梯 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在以垂直于所述制振拉索的轴向的平面剖切该制振拉索的剖面上,所述螺旋突起呈矩 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突起与所述包覆层一体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层以直接紧贴于所述芯材的外周部的状态被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包括:
包覆所述芯材的外周面的内侧包覆层;以及
包覆所述内侧包覆层的外周面的外侧包覆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层采用所述芯材被插入的外套管而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包括:
在所述芯材被插入的状态下包围所述芯材的外周部的内侧管体;以及
被安装于所述内侧管体的外周面的外侧管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振拉索,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振拉索以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成为9°以上且60°以下的方式设置于斜拉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都大学;神钢钢线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京都大学;神钢钢线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30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