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58444.6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4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菁;赵宇;刘永胜;孙志坚;许小波;任涛;蔡宝春;沈嘉桢;高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宇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80 | 代理人: | 刘文君 |
| 地址: | 10073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椎 融合 | ||
1.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本体(1),所述的融合器本体(1)呈半月形,所述的融合器本体(1)包括上端面(2)、下端面(3)、前端面(4)、后端面(5)、左端面(6)和右端面(7),所述的融合器本体(1)上设有通槽(8)和多个通孔(9),所述的通槽(8)与通孔(9)相连通,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上端面(2)、下端面(3)上均设有多块便于固定的凸块(10),所述的融合器本体(1)上设有便于观察的多根显影针(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1)的上端面(2)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的通槽(8),所述的通槽(8)为扇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通孔(9)分别设于前端面(4)和后端面(5)上,所述的通孔(9)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9)有三个,其中一个通孔(9)设于前端面(4)上,另外两个通孔(9)设于后端面(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1)上端面(2)到下端面(3)的距离为5mm~9mm,左端面(6)到右端面(7)的距离为15mm~30mm,前端面(4)到后端面(5)的距离为8mm~15mm,所述的融合器本体(1)呈半月形且后端面(5)半月形半径为15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1)上端面(2)、下端面(3)在矢状面形成夹角a,其中夹角a为0°~5°,所述融合器本体(1)上端面(2)或下端面(3)的外表面在冠状面上为圆弧结构,其圆弧半径为50mm~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本体(1)右端面(7)为子弹头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本体(1)左端面(6)上设有缺口槽(61),所述的缺口槽(61)内设有为八边形柱状结构(6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影针(11)有三根,且三根显影针(11)分别设于左端面(6)、右端面(7)和后端面(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面(2)、下端面(3)分别向外凸出金字塔状齿形成所述的凸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宇,未经赵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84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
- 下一篇:一种超高分辨率视网膜假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