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3694.0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4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韦毅豪;邵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鹏程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居 分类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居用垃圾桶,具体涉及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属于家居生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垃圾篓、桶都是无盖开方式的或是翻盖式的,垃圾在篓、桶中放置一定时间后腐变,无盖式的垃圾篓、桶腐变异味会立即充斥在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且现有的技术大多不能够将垃圾区分开,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该家居用分类垃圾桶,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将家庭垃圾很好的区分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脚踏板、基座、把手、桶盖、小型垃圾桶、桶口、第一连接横杆、连接竖杆、第二连接横杆和顶杆,所述桶体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体顶部两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桶体内部设有小型垃圾桶以及固定连接在小型垃圾桶一侧的第一连接横杆,所述第一连接横杆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杆,所述连接竖杆、第一连接横杆和小型垃圾桶之间形成挂钩,所述小型垃圾桶通过挂钩置于桶体顶部,所述桶体内侧底部设有脚踏板且脚踏板一端置于桶体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横杆以及第二连接横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杆上部与所述桶盖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板底部设有基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小型垃圾桶顶部设有桶口且桶口呈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由于小型垃圾桶与桶体的结合,能够很好的将家庭垃圾区分开,并且小型垃圾桶便于拆卸与安放,具有一定的环保效果,由于桶口呈倾斜状,不仅便于存放垃圾,而且,具有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脚踏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桶体;2、脚踏板;3、基座;4、把手;5、桶盖;6、小型垃圾桶;7、桶口;8、第一连接横杆;9、连接竖杆;10、第二连接横杆;11、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1、脚踏板2、基座3、把手4、桶盖5、小型垃圾桶6、桶口7、第一连接横杆8、连接竖杆9、第二连接横杆10和顶杆11,所述桶体1顶部设有桶盖5,所述桶体1顶部两侧均设有把手4,所述桶体1内部设有小型垃圾桶6以及固定连接在小型垃圾桶6一侧的第一连接横杆8,所述第一连接横杆8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杆9,所述连接竖杆9、第一连接横杆8和小型垃圾桶6之间形成挂钩,所述小型垃圾桶6通过挂钩置于桶体1顶部,所述桶体1内侧底部设有脚踏板2且脚踏板2一端置于桶体1外侧。
所述脚踏板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横杆10以及第二连接横杆10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11,所述顶杆11上部与所述桶盖5相连,所述脚踏板2底部设有基座3,所述小型垃圾桶6顶部设有桶口7且桶口7呈倾斜状,由于小型垃圾桶6与桶体1的结合,能够很好的将家庭垃圾区分开,并且小型垃圾桶6便于拆卸与安放,具有一定的环保效果,由于桶口7呈倾斜状,不仅便于存放垃圾,而且,具有美观效果,该家居用分类垃圾桶,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将家庭垃圾很好的区分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家居用分类垃圾桶使用时,通过连接竖杆9、第一连接横杆8和小型垃圾桶6之间形成的挂钩安放在桶体1顶部,如果用户需要存放垃圾,通过脚踩脚踏板2带动顶杆11将桶盖4顶起,将垃圾区分开,然后分别放在桶体1和小型垃圾桶6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鹏程,未经邵鹏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3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白内障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