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发动机减速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0546.3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阮派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派烈 |
主分类号: | F01L9/02 | 分类号: | F01L9/02;F02D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发动机 减速 减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发动机减速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当车辆加速到以一定速度行驶时,其发动机内的转速必定高于发动机处于 怠速运转时的转速,此时若驾驶者松开油门踏板,发动机内的燃料供给系统会 处于怠速供给状态,即发动机燃料供给系或加速装置没有被人为控制。此时发 动机的转速会被车辆倒拖,发动机的转速随着车辆的速度下降而下降,发动机 摇臂的一端接触着发动机气门,此过程中气门随着发动机摇臂的转动时开时关, 当气门关闭时,汽缸内的活塞运行阻力变大,使得发动机转速降低较快,造成 车辆的滑行距离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辆发动机减速减压 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中,所述推 杆伸出时另一端顶触在与发动机气门接触的摇臂的上端面;所述驱动机构控制 所述推杆的伸缩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机构包括一液压缸,所述推杆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液 压缸中的活塞上;所述液压缸内所述活塞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 所述第一油路包括第一压力油路和第一泄压油路,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第二压力 油路和第二泄压油路;所述第一压力油路和第二压力油路分别与一液压油泵连 接;所述第一泄压油路和第二泄压油路分别与回油总管连接;所述液压油泵可 将所述回油总管内的液压油加压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油路和第二压力油路分别经一分配阀与所述液压 油泵连接;所述第一泄压油路和第二泄压油路分别经所述的分配阀与所述回油 总管连接;所述分配阀可控制所述第一压力油路、第二压力油路、第一泄压油 路和第二泄压油路的通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泵为机油泵,所述回油总管与机油箱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分别与发动机转速传 感器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与车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状 态传感器或发动机加速装置状态传感器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 机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减压装置使得车辆在倒拖发动机转动时的前进过程中降低汽 缸内活塞的运行阻力,减缓了发动机转速降低的趋势,使得车辆在倒拖发动机 滑行时的滑动距离延长。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减压装置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减压装置正在控制发动机进气门常开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减压装置取消控制发动机进气门常开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车辆发动机减速减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和推杆2,所述 推杆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1中,所述推杆2伸出时另一端顶触在与发 动机气门接触的摇臂31的上端面;所述驱动机构1控制所述推杆2的伸缩运动。
所述驱动机构1为液压机构。所述液压机构包括一液压缸11,所述推杆2 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液压缸11中的活塞12上;所述液压缸11内所述活塞12 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包括第一压力油路101和 第一泄压油路102,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第二压力油路103和第二泄压油路104; 所述第一压力油路101和第二压力油路103分别与一液压油泵16连接;所述第 一泄压油路102和第二泄压油路104分别与回油总管15连接;所述液压油泵16 可将所述回油总管15内的液压油加压输送。
所述第一压力油路101和第二压力油路103分别经一分配阀17与所述液压 油泵16连接;所述第一泄压油路102和第二泄压油路104分别经所述的分配阀 17与所述回油总管15连接;所述分配阀17可控制所述第一压力油路101、第 二压力油路103、第一泄压油路102和第二泄压油路104的通断状态。
所述液压油泵16为机油泵,所述回油总管15与机油箱18连接。
所述的车辆发动机减速减压装置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分别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和所述驱动机构1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与发动 机燃料供给系状态传感器或发动机加速装置状态传感器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 元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派烈,未经阮派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0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压柴油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硫酸HRS高温酸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