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钢拉杆或拉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3969.2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9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苏三庆;孙灏江;王威;易术春;任广超;高波;赵旭冉;牛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2 | 分类号: | G01N27/8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拉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主要涉及钢拉杆或拉索检测,具体涉及 一种检测钢拉杆或拉索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钢拉杆或拉索是由杆件和连接件组装而成的受拉构件,具有抗风荷载强、 韧性好、疲劳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体育场馆、机场、车站、路桥等众 多建筑领域。但钢拉杆或拉索尤其是端部在实际工程中还承受了弯矩和剪力 等其他作用,因而钢拉杆或拉索在上述位置易出现应力集中、隐性损伤甚至 出现显性裂纹,严重威胁了所在结构的安全性。近年来报道了许多由于钢拉 杆或拉索失效所导致的安全事故,严重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并造成巨大的 经济损失。
目前常见的无损检测手段主要有磁巴克豪森噪声法、超声波检测法和射 线成像法等。磁巴克豪森噪声法精确度较低,须与磁声发射法相结合才能达 到理想的精度。超声波检测具有检测厚度大、灵敏度高、速度快、成本低、 对人体无害,能对缺陷进行定量等优点。但超声波探伤对缺陷的显示不直观, 超声波检测对工作表面要求平滑,使超声波探伤也具有其局限性。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杜波夫为首的俄罗斯科 学家率先提出一种崭新的无损诊断技术。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铁磁构件在运 行时,受工作荷载和地球磁场的共同作用,在应力和变形集中区域内会发生 具有磁致伸缩性质的磁畴组织定向和不可逆的重新取向,而且这种磁状态的 不可逆变化在工作荷载消除后不仅会保留,还与最大作用应力有关。该方法 无需专门的磁化设备、受提离效应影响小、工作条件要求低、操作快捷、简 单、方便和可靠性高等特点。
近年来有文献及专利中提到采用无损检测技术评估各类构件的损伤状 况,取得了可靠的数据及结论。由于钢拉杆或拉索的受力复杂,使用环境较 为恶劣且检测人员、设备难以到达,钢拉杆或拉索在检测过程中易受到临近 构件的干扰,且钢拉杆或拉索的外形多变、型号众多等许多客观条件导致现 有的装置难以高效、方便、准确的检测钢拉杆或拉索的实际状况,所以目前 钢拉杆或拉索的无损检测方面的设备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公开号为 CN103743766A,公开日为2014年4月23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伽 玛射线无损探伤缆索隐蔽段检测装置及其实现检测的方法,涉及使用一种伽 玛射线无损探伤缆索隐蔽段检测装置实现缆索隐蔽段无损探伤检测的方法, 将伽玛射线无损探伤缆索隐蔽段检测装置的γ射线探伤仪探头和底片送往待 检测区段,将上、下两半支架围绕缆索用螺栓连接好,将γ射线探伤仪探头 安装在探头安装支座的上半支架上,将安装有感光底片的感光底片支座安装 在探头安装支座的下半支架上;通过传动机构将探头检测爬行装置送至待检 测缆索隐蔽段;开启γ射线探伤仪,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传动机构将 检测装置移回桥面外,取下底片;重复上述操作,重新进行下一检测点检测。 该装置检测范围窄、操作复杂且对检测人员要求较高,在实际工作中较难应 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钢拉杆或拉索的装置,解决 现有技术中钢拉杆或拉索不能实时在线监控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技术中磁 记忆检测钢拉杆或拉索的过程中无法得到准确的磁记忆法向分量及切向分量 以致无法达到精准检测的问题。通过对被测钢拉杆或拉索的全截面扫描实现 早期损伤和应力集中程度的检测并达到寿命预测。用以检测钢拉杆或拉索的 应力集中、隐性损伤及显性裂纹,且便于携带,适用于多规格的钢拉杆或拉 索,检测范围广,能自由行走,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函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检测钢拉杆或拉索的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为两个半固 定架通过销锁可拆卸式安装在一起,所述的固定架内安装有能够相对于固定 架扩张和收缩的杆段检测机构;
所述的杆段检测机构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形成框形结构的多个拼接板, 多个拼接板的内壁上通过连接杆各自固定安装有一个外固定环,多个外固定 环拼接成一个变径检测环,外固定环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传感器;
变径检测环中心形成一个检测腔,被测钢拉杆或拉索的杆段穿过检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3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 下一篇:解淀粉芽孢杆菌D4及用该菌发酵生产凝乳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