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记录车辆防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4837.3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吕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君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T7/1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陈磊;孙宁宁 |
地址: | 26603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记录 车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车记录车辆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防撞系统是智能轿车的一部分,是防止汽车发生碰撞的一种智能装置。它能够自动 发现可能与汽车发生碰撞的车辆、行人、或其他障碍物体,发出警报或同时采取制动或规避 等措施,以避免碰撞的发生。
现有的防撞技术多在车头、车尾设置测距装置,只具有前部防撞功能和后部防撞功能, 对从车辆侧面过来的危险不能进行报警提醒和制动。同时,现有的车辆防撞系统只考虑报警 提醒和紧急制动,其实在车辆防撞报警系统在进行报警提醒和紧急制动时,就说明已经存在 了潜在的危险,已经有可能会涉及行驶事故的责任判定问题,随着GPS导航系统和行车记录 仪的应用普及,将车辆防撞报警系统与GPS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存在潜在行驶事故危险的行车情况进行记 录,且对车辆四面均采用防撞技术的行车记录车辆防撞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行车记录车辆防撞系统,包括测距测速装置、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报警装置、制动执行机构、处理器,其中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测距测速装置、制动踏板位 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装置、制动执行机 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还包括与处理器连接的GPS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数据 存储器,处理器分别调用GPS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中的车辆地理位置信息和监控信息并将 这些信息存入数据存储器中;所述测距测速装置包括安装在车头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超声 波雷达传感器、安装在车辆左侧的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车辆右侧的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车尾 的红外传感器。
本技术方案将车辆防撞系统与GPS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结合,当超过安全距离,处理 器控制报警装置启动的同时,处理器调用GPS导航系统中的车辆位置信息及行车记录仪中的 监控录像存入数据存储器中,并可将测速测距装置、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 信息存入数据存储器,若后期需要对进行事故责任认定时,可对数据存储器中的这些行车记 录信息等进行查询。
同时,本技术方案在车头安装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即可检测速度, 又可检测距离。其中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由于其本身能适应恶劣环境、重量轻、体积小以及全 天候且可用于测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在目标距离很近时会存在 盲区,本技术方案的车头采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结合进行测速和测距, 使得测量精度更高。
如上所述的行车记录车辆防撞系统,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在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报警灯, 及安装在车厢内的声音报警模块。将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灯安装到车前挡风玻璃上,相比较 现有技术中在显示屏中进行显示,起到的报警效果更好。
如上所述的行车记录车辆防撞系统,所述制动执行机构包括无刷直流电机和钢丝绳,所 述无刷直流电机通过钢丝绳实现对制动踏板的牵引。当检测到超过安全距离时,驾驶者还没 有进行动作时,处理器发出指令,操纵制动执行机构执行减速或刹车动作。
如上所述的行车记录车辆防撞系统,所述处理器为DSP芯片。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防撞技术与GPS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 相结合,将报警时的车辆状态信息、车辆地理位置信息、监控录像信息等行车记录信息记入 数据存储器,方便事故责任的判定,同时实现了车辆四面的防撞报警,且车头采用毫米波雷 达传感器和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结合进行测速测距,测量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君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君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4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