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1367.7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2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王一峰;毛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顶板 变形缝 防水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形缝防水构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建筑物因地下室顶板变形缝处止水带渗漏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从防水的角度来看,变形缝防水工程的防水层要做到封闭,即防水层连续不间断,才能彻底阻断地下水及地面积水的渗透。目前关于地下室顶板变形缝处止水带构造主要参考《地下建筑防水构造》(10J301)图集第45~46页的节点做法,结构顶板的防水卷材贯通变形缝,由于变形缝两侧结构沉降量不同,故实际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防水卷材很难保证完整不破裂,防水效果得不到保证,变形缝处往往成为渗水点。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被动及主动防水效果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变形缝和设于变形缝两侧的配筋垫层,所述的变形缝内设止水带后采用沥青麻丝填充,且变形缝的顶部和底部均采用高聚物填缝材料;所述的变形缝的底部加装成品天沟;所述的配筋垫层的上方且由底部向顶部依次铺设有细石混凝土找坡找平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水泥砂浆、水泥凝胶、SBS防水卷材、白灰厚砂浆隔离层和钢筋混凝土防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防层的强度为C20,厚度为50mm;所述的白灰厚砂浆隔离层的厚度为10mm;所述的SBS防水卷材的厚度为4mm;所述的水泥凝胶的厚度为1.5mm;所述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1.0mm;所述的细石混凝土找坡找平层的强度为C20。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其变形缝内设止水带后采用沥青麻丝填充,且变形缝的顶部和底部均采用高聚物填缝材料,变形缝的底部加装成品天沟,取消掉一道止水带,改为增加一道成品天沟,结构设计巧妙,施工方便,被动防水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其配筋垫层的上方且由底部向顶部依次铺设有细石混凝土找坡找平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水泥砂浆、水泥凝胶、SBS防水卷材、白灰厚砂浆隔离层和钢筋混凝土防层,施工方便,主动防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中配筋垫层上方的局部放大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细石混凝土找坡找平层;2、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3、水泥砂浆;4、水泥凝胶;5、SBS防水卷材;6、白灰厚砂浆隔离层;7、钢筋混凝土防层;8、止水带;9、配筋垫层;10、沥青麻丝;11、高聚物填缝材料;12、成品天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包括变形缝和设于变形缝两侧的配筋垫层9,变形缝内设止水带8后采用沥青麻丝10填充,且变形缝的顶部和底部均采用高聚物填缝材料11,变形缝的底部加装成品天沟12,取消掉一道止水带8,改为增加一道成品天沟12,结构设计巧妙,施工方便,被动防水效果好;配筋垫层9的上方且由底部向顶部依次铺设有细石混凝土找坡找平层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2、水泥砂浆3、水泥凝胶4、SBS防水卷材5、白灰厚砂浆隔离层6和钢筋混凝土防层7,施工方便,构造结实,主动防水效果好,本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防层7的强度为C20,厚度为50mm,白灰厚砂浆隔离层6的厚度为10mm,SBS防水卷材5的厚度为4mm,水泥凝胶4的厚度为1.5mm,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2的厚度为1.0mm,细石混凝土找坡找平层1的强度为C2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被动及主动防水效果好。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13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室底板及外墙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城市地下智能综合管廊维修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