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子外壳自动焊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0713.1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5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和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外壳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定子外壳自动焊机。
背景技术
起动机是许多交通工具以及大部分机器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功能是输出动力,使发动机从静止开始运转。而起动机定子总成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磁场驱动转子旋转,因此定子总成对起动机来说,是动力之源,是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目前,起动机的定子总成一般由定子外壳、导磁条和绕组构成,在定子外壳的内侧设有多块按周向均匀分布的导磁条,导磁条与定子外壳之间焊接连接。
现有技术加工定子外壳的过程中,通常做法是利用装夹工装进行定位,把装夹工装套装在电极轴上,然后套装定子外壳,再把导磁条插入装夹工装的定位槽中,找好定位点与定子外壳配合好,然后再进行焊接操作,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依靠人工焊接效率低,每次焊接后都要重新定位找正,工人劳动强度高;(2)在焊接过程中难以保证未焊接导磁条的位置不发生变动,而导磁条需要呈现出4或者是6个对称分布状态,因而整体的对称性没有保障,产品质量合格率低;(3)由于装夹工装只有与定子外壳接触才能减小焊接间隙,在焊接过程中,装夹工装也有部分被融化而与定子外壳连接在一起,焊接完成后难以取下定子外壳,靠机械力取下后定子壳内表面损伤较大。因此,如何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定子外壳与导磁条的焊接加工,对于起动机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进过检索,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技术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457527.3,申请日:2011年12月3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汽车电机定子焊接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定子焊接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承压座圈,所述承压座圈上设置定位压紧机构,该定位压紧机构包括定位涨套、定位涨芯、上法兰座和下法兰座,所述下法兰座安装在承压座圈上,定位涨套设置在下法兰座上,定位涨套内设定位涨芯,还包括定位缸和拉紧缸,定位缸活塞杆与定位涨芯连接,拉紧缸活塞杆端部连接一水平方向的压板;所述承压座圈外围设置可安装焊枪的焊接梁。由定位压紧机构实现汽车电机定子铁芯的快速定位、压紧,并由焊接梁上的焊枪对扣片进行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定子外壳加工效率低、质量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定子外壳自动焊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焊接机构、推进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间的相互配合来自动完成定子外壳的焊接加工,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焊接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子外壳自动焊机,包括控制系统、驱动机构、元件支撑机构和焊接机构,还包括推进定位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轴承座和主轴,主轴由两个平行设置的轴承座支撑,主轴上连接有焊接电极,在主轴上装有主轴带轮,电机通过带传动控制主轴转动;所述元件支撑机构包括导磁条支轴、定子壳套盘、定子壳挡柱和底盘,所述底盘安装在主轴的外端,底盘的端部为同轴的导磁条支轴,所述定子壳套盘套装在导磁条支轴的内端,并在底盘颈部设置有定子壳挡柱;
所述焊接机构设置在元件支撑机构上方,所述推进定位机构与主轴对应设置,焊接时,控制系统控制推进定位机构中部件向导磁条支轴滑动完成导磁条定位,并控制焊接机构定点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焊接机构包括支撑架、双杆气缸、焊接支板和焊接电极柱,所述支撑架架设在主轴上方,所述双杆气缸固定在支撑架顶部的下端面,且双杆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在活塞杆的下端固连有气缸压板,该气缸压板与焊接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压板与焊接支板之间设有拱形铜带,该拱形铜带的另一端与电极导板连接,电极导板所连焊接电极与主轴上焊接电极相反;所述焊接电极柱竖直固定在焊接支板上,在焊接电极柱的下端设置有焊接头,该焊接头与导磁条支轴上下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焊接头由上部横向设置的连接圆盘和下部竖直设置的矩形板组成,所述矩形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导磁条支轴的轴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和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和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0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艇组合肋骨腹板、面板角度调节无码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模具的数控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