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于中速柴油机上输出端双增压器的增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9519.3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江;卢德华;叶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07 | 分类号: | F02B37/007;F02B29/04;F01N1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兴洲;钱成岑 |
地址: | 6413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于 中速 柴油机 输出 增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运用于中速柴油机上输出端双增压器的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增压系统是提高柴油机功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车、船舶柴油机上。所谓增压,是指通过提高柴油机进气压力来提高气缸的充气量,因此,可以相应地增加喷入气缸的燃油量,提高柴油机的平均有效压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柴油机功率。我公司新设计的12V280船用柴油机原型机为铁路机车上使用的12V280柴油机,配备2台VTC254轴流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增压器分别放置在柴油机的自由端和输出端。针对船舶上的使用要求,重新配备2台VTR254径流式废气涡轮增压器,为便于配合船舶机舱的整体布置,要求2台增压器布置在柴油机的输出端,于是,我们重新重新设计了增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运用于中速柴油机上输出端双增压器的增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运用于中速柴油机上输出端双增压器的增压系统,包括柴油机机体,所述柴油机机体内部分成左右两列共布置12个气缸,还包括左增压器、右增压器、排气管、进气三通管、中冷器进气壳以及中冷器,所述排气管有两根,每根排气管汇集一列气缸的废气并引入对应的左增压器、右增压器中,所述左增压器的左压气机出口接管和右增压器的右压气机出口接管通过“Y”型进气三通管将压缩气体通入中冷器进气壳,经过中冷器冷却后,通过其下方的稳压箱将气体引入各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左增压器和右增压器分别在顶部设置排气口,排气口处通过排气波纹管连接机外排气管道。排气口设置在增压器顶部,非常方便机车舱内布置排气管道,若将排气口设置在增压器其他位置,则非常不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左增压器和右增压器通过增压器支架安装在柴油机机体端部。进一步优选,所述增压器支架为倒V型,其两倾斜面均向下倾斜30度。进一步优选,所述左增压器的左压气机出口方向为倾斜向上30度,所述右增压器的右压气机出口方向为倾斜向上60度。所述柴油机机体端部还在增压器支架下方设置薄片飞轮盘。
两个增压器均为VTR254径流式增压器,并列布置在输出端,该增压器因其具稳定性、耐用性和通用性,非常适合装配于船用中速柴油机上。VTR254径流式增压器的废气进气壳体、压气机壳体和增压器支脚都可以相对其废气排气壳体(支脚装配在废气排气壳体上)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由于每台增压器的重达600kg,且柴油机运行时震动较大,因此,增压器支架应该采用高刚度材料制造。另外,增压器支架设计两倾斜向下的面以及增压器的压气机出口斜向上设置,非常有助于给机车舱内腾出安装空间,且不影响其下方的薄片飞轮盘。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包括排气总管及其上的排气支管和波纹管,所述排气支管有6条,分别与对应侧的六个气缸连接,所述排气总管分节制造且各节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由于排气总管容积足够大,因此各气缸的排气进入排气总管后迅速膨胀,气压降为管内压力,总管中压力波微小。在柴油机稳定运行时,排气总管中的压力基本恒定,两个增压器均稳定运行。排气总管的分节设计可以使得每节的结构很简单且铸造加工更容易,同时,中间采用波纹管连接能有效地消除装配误差和排气总管受热带来的金属变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布置紧凑合理,没有因为增压器的原因为增加柴油机的宽度和高度;
2、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柴油机上成熟的部件,互不干涉;
3、柴油机废气进入涡轮的过程以及增压气体从压气机出口到中冷器中进行冷却的过程均很顺畅,流道也很短;
4、可增加喷入气缸的燃油量,提高柴油机的平均有效压力,从而有效提高柴油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图3中标记13的增压器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为左增压器,2为右增压器,3为薄片飞轮盘,4为柴油机机体,5为气缸,6为排气管,7为排气波纹管,8为左压气机出口接管,9为右压气机出口接管,10为进气三通管,11为中冷器进气壳,12为中冷器,13为增压器支架;
61为排气总管,62为排气支管,63为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9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安装和拆卸的砂轮罩
- 下一篇:板坯表面氧化铁皮刮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