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支脚组件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8183.9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0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升;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10 | 分类号: | B64C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起落架技术领域,用于支撑无人飞行器的 机体,更为具体来说,是一种无人机支脚组件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对于旋翼无人机来说,脚架是必不可少的。申请号为201410624283.7 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结合其权利要求书、说明 书及说明书附图,该方案包括机架、旋翼、旋翼电机和支脚,所述的支脚 设置在机架的下方。
现有的旋翼无人机机架一般都安装在机体下部,但是对于机载云台的 无人机来说,云台下的摄像装置需要不断地转动,而现有的脚架对其影响 较大,限制了摄像装置的转动范围,无法进行360度的旋转。为了克服这 个问题,有些人将脚架做成了特殊的形状,以保证摄像装置全方位的旋转, 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不能收放、折叠脚架,造成无人机体积过大,对于无人 机的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获得一种不影响云台转动且可折叠的无人机脚架成为了本领域 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和始终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无人机脚架无法兼顾不影响云台转动和可折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支脚组件,在满足机载云台下的摄像装置进 行360度旋转的同时,支脚自身能够折叠,减小无人机所占体积,方便与 无人机的运输和使用。
为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支脚组件,包 括固定环、连接片及支脚,固定环与无人机机臂固定连接,连接片与固定 环固定连接、与支脚一端铰接;连接片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为连接片沿铰 接轴方向延伸出的凸起,支脚支起时支脚的侧面与凸起的侧面相互贴靠。
本实用新型创新地将支脚组件固定在机臂上,实现了对支脚较好的折 叠效果,避免支脚组件对无人机体积的影响,方便了无人机的运输和存放; 通过带有限位部的连接片,较好地对支脚进行限位,使支脚支起状态下对 无人机进行了较好的支撑,同时,限位部与连接片一体加工制成,该种方 式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连接片与固定环焊接;连接片包括与限位部一体加工制成 的铰接部,铰接部与限位部形成台阶结构;铰接部上开有铰接孔,铰接轴 为螺栓,支脚一端通过穿过支脚和铰接孔的螺栓与铰接部铰接,台阶结构 中单级台阶的高度不小于支脚一端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创新地采用了台阶结构的连接片,满足铰接支脚的同时, 对支起后的支脚进行了较好的限位固定。焊接的方式较简单、便于对支脚 组件的安装。
进一步地,固定环为开口环结构,开口环的开口处向外延伸出开口端, 机臂穿过开口环中央,机臂与开口环之间设有垫片,开口环通过穿过其开 口端的螺栓锁紧机臂;连接片与开口环的外侧壁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开口环结构的固定环,便于将固定环固定在机臂上,为 了提高二者之间的固定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机臂和开口环之间夹有垫片, 垫片可采用橡胶垫片。
进一步地,支脚包括位于支脚两端的头部和脚部,头部为支脚本体向 外伸出的片状结构,头部与连接片的铰接部铰接,台阶结构中单级台阶的 高度不小于头部的厚度。
为与连接片结构适配,本实用新型的支脚包括与台阶结构适配的头部, 头部与连接片铰接部铰接,同时限位部对可旋转的铰接杆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为减小支脚组件的重量和体积,简化支脚组件的机构,本 实用新型的支脚本体截面为四边形,支脚本体至脚部的尺寸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为实现对无人机机体进行较好的支撑,本实用新型的支脚 支起时,固定环至机体方向的机臂与支脚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为充分地折叠、收纳起支脚,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与旋翼 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支脚的长度。
进一步地,为方便加工、整体简化连接组价的结构,降低加工成本, 提高安装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与固定环一体加工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一种无人机, 包括机体、机臂、旋翼,机臂两端分别连接机体和旋翼,还包括上述内容 所述的无人机支脚组件。
进一步地,机体周围均匀设有六个机臂,三个无人机支脚组件沿机臂 的圆形分布方向间隔设置。
该种无人机支脚组件的设置方式既能够对无人机机体进行稳定的支 撑,又能够最大化地减小整个无人机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8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