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船舶的悬索浮桥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64849.3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裴志勇;朱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D15/14 | 分类号: | E01D15/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张继巍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船舶 浮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船舶的悬索浮桥。
背景技术
当前,浮桥已成为快速跨越江河、浅滩的重要径道,为便捷交 通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产 生活,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浮桥形式上多为多个浮体 串联,结构简单、搭建快。但是在恶劣环境下,如水流速较快或波 浪稍高时将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悬索 和浮桥有机结合的基于船舶的悬索浮桥,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及拆 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基于船舶的悬索浮桥, 包括左船体、右船体、安装在所述左船体甲板上的左门架、安装在 所述右船体甲板上的右门架及一端铰接在左门架且另一端铰接在右 门架上的悬索,以及由若干桥面模块首尾相接组成的桥面,每个桥 面模块通过拉杆与所述悬索相连,第一个桥面模块通过跳板与所述 左船体甲板相连,最后一个桥面模块通过跳板与所述右船体甲板相 连。
进一步地,所述左门架通过钢缆与所述左船体一舷舷侧相接, 所述右门架通过钢缆与所述右船体一舷舷侧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桥面模块用四根拉杆与所述悬索相连,且 四根拉杆前后左右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桥面模块的前端设有左右两个凸部,所述凸部 上开有前轴孔;所述桥面模块的后端与左右凸部对应的位置、且与 左右凸部相配合的左右凹槽,所述左右凹槽将所述桥面模块的后端 分成左段、中段和右段,所述左段和所述右段均开有后轴孔,所述 中段的两端分别开有连接孔,相邻桥面模块相连接时,一个桥面模 块的凸部插入到另一个桥面模块的凹槽内,固定轴依次穿过后轴孔、 前轴孔和连接孔,将两个桥面模块相连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跳板的前端设置有与相连桥面模块凹槽相配合 的跳板凸块,所述跳板凸块上开有与所述后轴孔相配合的跳板轴孔; 所述跳板的后端设置有与甲板相搭接的搭接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悬 索技术和浮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船舶的浮力与机动能力, 在两船体间架设悬索、桥面模块快速搭接成桥面形成悬索浮桥,该 悬索浮桥受水流速及波浪影响小,且易于维护及拆卸、应急能力强, 可广泛应用于临时通行、抢险救灾和军事用途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船舶的悬索浮桥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桥面模块与桥面模块及桥面模块与跳板之间的连接 安装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左船体1、右门架2、悬索3、拉杆4、左门架5、桥面模块6(其 中:凸部6.1、前轴孔6.2、凹槽6.3、后轴孔6.4、连接孔6.5)、钢 缆7、一舷舷侧8、右船体9、跳板10(其中:跳板凸块10.1、跳板 轴孔10.2、搭接面10.3)、铰支座11、固定轴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明。
结合图1、图2所示的基于船舶的悬索浮桥,包括提供浮力的左 船体1和右船体9,安装在左船体1甲板中间位置的左门架5、安装 在右船体9甲板中间位置的右门架2及一端铰接在左门架5一侧顶 端且另一端铰接在右门架2一侧顶端上的悬索3,以及由若干桥面模 块6首尾相接组成的桥面,每个桥面模块6四个角的铰支座11通过 四个拉杆4与悬索3相连,且四个拉杆4前后左右对称布置,使得 桥面能承受较大横向载荷,以便重大设备通行;另外,第一个桥面 模块6通过跳板10与左船体1甲板相连,最后一个桥面模块6通过 跳板10与右船体9甲板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4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状交叉的触摸屏电极
- 下一篇:换档变速器的同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