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托盘自动堆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1282.6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4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少辉 |
主分类号: | B65G61/00 | 分类号: | B65G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安娜 |
地址: | 36233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托盘 自动 堆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堆垛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托盘自动堆垛装置。
背景技术
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其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等领域。目前,在托盘完成承载工作后,必须将零散的空托盘进行整堆、集中放置,为托盘进入下一工作循环而准备。当前,人们采用传统人工堆垛的方式将零散的空托盘进行堆垛,但是该方式的堆垛效率低下,且需要大量的体力,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托盘自动堆垛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空托盘采用人工堆垛的方式而造成堆垛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托盘自动堆垛装置,包括机架,该机架的顶面设有左、右滑轨,该左、右滑轨之间设有移动支架,该移动支架的左、右侧面均设有移动滑轮,该移动滑轮位于对应的左、右滑轨内,所述移动支架的中部设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的底部设有可张开和收拢的抓取机构,所述移动支架上设有带动其前、后移动的行走驱动机构以及带动升降机构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移动支架中部的固定框,该固定框内穿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两侧面均设有升降滑轨,该升降滑轨的横截面呈“▽”形,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边中部均设有滑轮支杆,该滑轮支杆的横截面呈“◇”形,该滑轮支杆的两前侧面设有倾斜设置的升降滑轮,该两前侧面上的升降滑轮与对应的升降滑轨的两侧面接触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左边的滑轮支杆通过多个螺栓锁紧于固定框上,每个螺栓的头部的底面垫设有橡胶垫,其右边的滑轮支杆固定连接于固定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抓取支架以及左、右抓取夹具,所述抓取支架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前、后抓取滑轨,所述左、右抓取夹具分别设于抓取支架的左、右两端,该左、右抓取夹具的前、后内侧面均设有分别位于前、后抓取滑轨内的抓取滑轮,所述左、右抓取夹具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抓取夹具的顶面均设有前、后限位轮,所述前限位轮可微调地设于前抓取滑轨的后侧,所述后限位轮固定地设于后抓取滑轨的前侧。
进一步的,所述左抓取夹具的左端顶面设有左校正板,所述右抓取夹具的右端顶面设有右校正板,所述抓取支架的顶面设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左校正板正对应地设置,且其活塞杆朝向左校正板,所述第三气缸与右校正板正对应地设置,且其活塞杆朝向右校正板。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实用性强,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带动移动支架在左、右滑轨之间向前移动,同时升降机构和抓取机构也随着一起向前移动,移动支架到达一定的位置后,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机构下降,升降机构下降到一定的位置后抓取机构将空托盘抓起。抓取机构将空托盘抓起后,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机构上升,此时空托盘一起上升,升降机构上升到一定的位置后,行走驱动机构带动移动支架向后移动,同时升降机构、抓取机构及空托盘也随着一起向后移动,移动支架向后移动到一定的位置后,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机构下降,最后抓取机构将空托盘放下。如此重复上述的动作即可将空托盘自动进行堆垛,较之人工堆垛的方式,采用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空托盘的堆垛效率,同时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托盘自动堆垛装置,包括机架1,该机架1的顶面设有左滑轨2、右滑轨3,该左滑轨2、右滑轨3之间设有移动支架4,该移动支架4的左、右侧面均设有移动滑轮41,该移动滑轮41位于对应的左滑轨2、右滑轨3内。所述移动支架4的中部设有升降机构5,该升降机构5的底部设有可张开和收拢的抓取机构6。所述移动支架4上设有带动其前、后移动的行走驱动机构7以及带动升降机构5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8。所述行走驱动机构7和升降驱动机构8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见装置,在此不赘述其具体结构。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设于移动支架4中部的固定框51,该固定框51内穿设有升降架52,所述升降架52的两侧面均设有升降滑轨53,该升降滑轨53的横截面呈“▽”形。所述固定框51的左、右两边中部均设有滑轮支杆54,该滑轮支杆54的横截面呈“◇”形,该滑轮支杆54的两前侧面设有倾斜设置的升降滑轮55,该两前侧面上的升降滑轮55与对应的升降滑轨53的两侧面接触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少辉,未经陈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1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