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车辆整流柜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50550.2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崔正;王如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2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黄健 |
| 地址: | 116045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辆 整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辆整流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也越来越便利,目前很多城市为了 节约建设成本和美化城市环境,建设了许多地铁线路,而随着地铁线路的不 断增多,乘坐地铁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就对地铁的整体性能提出了较高要 求,其中,尤其是对于控制地铁线路的电路控制系统,电路控制系统与地铁 车辆的运行安全息息相关。
其中,电路控制系统中包括有安装于地铁车辆底端的整流装置,对于整 流装置而言,现有技术中能够满足地铁车辆上的整流要求的整流柜尺寸均较 大,而由于地铁车辆底部空间的限制,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整流装置,可以 同时在功能和结构布局上满足地铁车辆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车辆整流柜,可以同时在功能和结构布局上满 足地铁车辆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提供一种地铁车辆整流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是由 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前柜门、底板和顶板构成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 结构内部设有电源控制模块和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相连接的主电路模块,所 述主电路模块包括:
接触器电阻模块,用于对输入的三相交流电进行限流,设置于所述底板 上与所述前柜门和所述左侧板相靠近的一端;
输入整流模块,用于对经过限流后的三相交流电进行整流,与所述接触 器电阻模块相连接,设置于所述后侧板上与所述顶板相靠近的一端;
支撑电容模块,用于根据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充电/放电,与所述输入整 流模块相连接,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后侧板和左侧板相靠近的一端,且 与所述接触器电阻模块构成与所述左侧板相平行的第一纵排;
慢放电电阻模块,用于根据电路的工作状态对所述支撑电容模块进行放 电,与所述支撑电容模块相并联连接在所述输入整流模块上,设置于所述后 侧板上与所述底板相靠近的一端;
IGBT模块,用于对经过所述支撑电容模块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与所 述慢放电电阻、支撑电容模块并联连接在所述输入整流模块上,设置于所述 后侧板上的所述输入整流模块与所述慢放电电阻模块之间;
降压隔离模块,用于对经过所述IGBT模块的交流电进行降压处理,与所 述IGBT模块相连接,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外侧;
输出整流模块,用于对经过降压处理后的交流电进行整流,与所述降压 隔离模块相连接,设置于所述后侧板上与所述右侧板相靠近的一端;
输出滤波模块,用于对输出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并且 输出经过滤波处理后的直流电,与所述输出整流模块相并联,设置于所述底 板上与所述右侧板相靠近的一端,且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纵排相平行。
如上所述的地铁车辆整流柜,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包括相连接的驱动板单 元、信号板单元以及电源板单元;
所述驱动板单元设置于所述柜体内侧且与所述左侧板相连接,所述驱动 板单元与所述后侧板相靠近;
所述信号板单元设置于所述柜体内侧且与所述后侧板相连接,所述信号 板单元与所述右侧板相靠近;
所述电源板单元设置于所述右侧板上,且位于所述信号板单元的前端。
如上所述的地铁车辆整流柜,所述接触器电阻模块包括第一充电接触器、 第二充电接触器以及由相并联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构成的限流 电阻单元;
所述限流电阻单元一端通过第二充电接触器与三相交流电的输入端相连 接,所述限流电阻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充电 接触器与由所述第二充电接触器和所述限流电阻单元构成的串联链路相并 联。
如上所述的地铁车辆整流柜,所述输入整流模块是由六个二极管构成的 第一桥式整流电路;
所述输出整流模块是由四个二极管构成的第二桥式整流电路。
如上所述的地铁车辆整流柜,所述支撑电容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电 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慢放电电阻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输出滤波模块包括与所述输出整流模块相连接的输出电抗以及与所 述输出电抗相连接的输出滤波电容单元,所述输出滤波电容单元包括相互并 联的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0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