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公交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1692.2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4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晖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6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公交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扶手,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公交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为了缓解交通拥挤、降低城市空气污染,公交车成为社会普遍提倡的一种出行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人选择乘坐公交车,使得公交车座椅不够用,很多站立的乘客必须依靠公交扶手保持平衡。但是传统的公交扶手都按一定间隔距离固定安装在横杆上,乘客移动时扶手不能随之移动,当乘客希望移动到朋友身边,或要移动到车门准备下车就须脱离扶手,如突遇刹车容易跌倒,此外移动到新位置时可能不再有空余的扶手供乘客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公交扶手,起到保护站立乘客自由安全移动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即一种可移动的公交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副杆、固定框和把手,所述主杆为中空,顶部间隔设置可滑动的卡扣,底部对应卡扣位置设置凹槽;所述副杆中间设置主导轨,同时对应主杆顶部卡扣位置垂直设置副导轨使之连通主杆;固定框套设在主杆上,其上梁可恰好搭设在主杆底部凹槽,上梁连接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则连接主杆顶部卡扣,一侧竖梁设置开口,下梁连接安全绳一端;把手连接安全绳另一端。
优选的,弹簧自动复位时,固定框的竖梁开口与主杆底部处在同一水平线,且开口距离大于主杆底部厚度1-2cm。
优选的,副导轨宽度大于主导轨宽度。
优选的,副导轨长度为6-8cm。
优选的,卡扣间隔距离为10-20cm。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乘客抓紧并下拉把手时,连接固定框的弹簧伸长,固定框上梁恰好搭设在主杆底部凹槽,此时确保乘客手抓把手能够稳定站立;如需移动,轻轻放松把手,弹簧自动恢复形变,固定框上梁被弹簧带离凹槽,此时只需朝着副杆方向轻轻拉动把手,由于固定框竖梁设置开口、卡扣可沿导轨滑动,所以整个公交扶手主体即可沿着副导轨滑向副杆的主导轨,在副杆的主导轨上实现自由移动;当移动到特定位置后,采取上述相反操作,即可重新将固定框上梁搭设在主杆底部凹槽,抓紧并下拉把手即可稳定站立。因此当乘客希望移动到朋友身边,或要移动到车门准备下车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公交扶手可以确保自由安全移动,移动到新位置时也能继续使用自己的原有的扶手。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杆;2.副杆;3.固定框;4.把手;5.卡扣;6.凹槽;7.主导轨;8.副导轨;9.弹簧;10.开口;11.安全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公交扶手,包括主杆1、副杆2、固定框3和把手4,所述主杆1为中空,顶部间隔设置可滑动的卡扣5,底部对应卡扣5位置设置凹槽6;所述副杆2中间设置主导轨7,同时对应主杆1顶部卡扣5位置垂直设置副导轨8使之连通主杆1;所述固定框3套设在主杆1上,其上梁可恰好搭设在主杆1底部凹槽6,上梁连接弹簧9一端,弹簧9另一端则连接主杆1顶部卡扣5,一侧竖梁设置开口10,下梁连接安全绳11一端;把手4连接安全绳11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使用过程如下:乘客抓紧并下拉把手4时,连接固定框3的弹簧9伸长,固定框3上梁恰好搭设在主杆1底部凹槽6,此时确保乘客手抓把手能够稳定站立;如需移动,轻轻放松把手4,弹簧9自动恢复形变,固定框3上梁被弹簧9带离凹槽6,此时只需朝着副杆2方向轻轻拉动把手4,由于固定框3竖梁设置开口10、卡扣5可沿导轨滑动,所以整个公交扶手主体即可沿着副导轨8滑向副杆2的主导轨7,在副杆2的主导轨7上实现自由移动;当移动到特定位置后,采取上述相反操作,即可重新将固定框3上梁搭设在主杆1底部凹槽6,抓紧并下拉把手4即可稳定站立。
本实施例中,弹簧9自动复位时,固定框3的竖梁开口与主杆1底部处在同一水平线,且开口10距离大于主杆底部厚度1-2cm,可方便固定框3通过开口10位置移动。
本实施例中,副导轨8宽度大于主导轨7宽度,可方便公交扶手从主导轨7滑向副导轨8。
本实施例中,副导轨8长度为6-8cm。
本实施例中,卡扣5间隔距离为10-20cm。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晖,未经丁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1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