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减速器及其齿轮联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0807.6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6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徐尚祥;任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兆威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5/10 | 分类号: | F16H3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陈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减速器 及其 联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齿轮减速器及其齿轮联 动机构。
背景技术
齿轮联动机构在机械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因其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的空间 小、传动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因而既可被用于大型设备,也可被用于小型 装置。如智能马桶,智能门帘窗帘等智能家居,电动玩具等的微型电机,为了 节省成本,这种微型电机一般采用注塑齿轮减速器,在注塑齿轮减速器中具有 齿轮联动机构。然而,在这些结构中,当被驱动物体遇到障碍物、负载过大等 时,齿轮联动机构中的输出齿轮与齿轮轴之间的扭矩大于两者之间所能承受的 额定值,齿轮减速器出现卡死,齿轮产生塑性变形,甚至断齿,进而损坏设备; 如果齿轮联动机构通过电子电路控制,可能会造成设备因过载而烧毁。
而为解决上述问题,常采用波形轮盘,波形垫片,弹性挂钩,摩擦阻尼等 结构,其中波形轮盘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不适用于微型传动机构;波形 垫片和弹性挂钩由于受弹性材质的限制使用寿命较短,负载较小;摩擦阻尼结 构易出现失效,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齿轮减速器及其齿轮联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 技术的齿轮联动机构中可靠性低、寿命短、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联动机构,包 括输入齿轮、输出齿轮以及将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同轴连接的转轴, 所述输入齿轮包括齿形部以及位于所述齿形部下方的连接部,所述输出齿轮的 中心具有可供所述连接部伸入的容纳槽,还包括预紧卡设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弹 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中心孔,所述连接部置于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弹性件的 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可供所述凸起卡入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由至少两弹片围合而成,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设有可 供各所述弹片的两端卡入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容纳槽内向内凸设至少两凸柱,所述卡槽沿所述凸柱长度方 向设置,且各所述凸柱上左右对称设有两所述卡槽。
可选地,各所述凸柱的两卡槽之间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与各所述卡槽之间 的壁面为圆滑过渡面。
可选地,各所述凸柱的顶面向内延伸用于限制所述弹片轴向移动的限位块。
可选地,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V字型,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凸起的形状 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容纳槽的中心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部底部设有可供所述连 接柱伸入的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之间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转轴依次穿过所述齿形部、连接部及所述连接柱而穿出所述 输出齿轮外,且所述转轴与所述齿形部、连接部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齿轮减速器,其内具有上述的齿轮联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预紧卡设于容纳槽内,弹性件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 合实现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的连接而随转轴转动,当输出齿轮与被驱动零件运 动遇到阻力时,输出齿轮停止转动,而转轴与输入齿轮的扭矩不断增加,当输 入齿轮的扭矩大于弹性件的变形时,弹性件发生形变,凸起于凹槽中脱离,输 出齿轮与弹性件停止转动,而输入齿轮处于打滑状态而继续空转,从而自动切 断输出齿轮的动力传输,避免输出齿轮或者障碍物在扭矩与外阻力作用下而受 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联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联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片与输出齿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联动装置正常运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联动装置空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10-输入齿轮;11-齿形部;12-连接部;13-凹槽;
20-输出齿轮;21-容纳槽;22-连接柱;23-卡槽;
24-凸柱;25-卡口;26-限位块;27-壁面;
30-转轴;40-弹性件;41-中心孔;42-凸起;
43-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兆威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兆威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0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源与变速器的结合结构
- 下一篇:多功能齿轮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