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用的同步刹车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4614.3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6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国城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同步 刹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刹车器,尤指一种自行车用的同步刹车器结 构。
背景技术
传统自行车同步刹车结构装置,是通过一把手达到前、后轮的同步刹 车状态,另一把手也作能到前、后轮的同步刹车状态,然而目前已知的一 种同步刹车器结构,请配合参阅图11、图12、图13所示,主要是包含有 一外筒体50及一内掣动体60,该外筒体50内有空间51,其顶、底部各 有顶盖52及底盖53,该顶盖52及底盖53各有二穿孔521、531,并于穿 孔521、531外周设有定位凹槽522、532,所述穿孔521、531是供一自行 车把手的二控制线70以及二刹车线80穿越,所述控制线70及刹车线80 皆具有包覆线71、81,并配合抵靠于顶盖52或底盖53的定位凹槽522、 532内,其内掣动体60是配合置入外筒体50内,该内掣动体60的顶部向 下及底部向上分别有二组合槽61以及二结合槽62,该顶部的组合槽61 与底部的结合槽62是反向错开设置,且所述组合槽61及组合槽62皆贯 穿至另一端设有孔径较小的穿设孔611、621,又该顶部的组合槽61及穿 设孔511配合置入二控制线70及其端头72,而底部结合槽62及穿设孔 621则置入二刹车线80及其端头82,由此将二控制线70及二刹车线80 与内掣动体60连结,再将二控制线70分别连接至二把手的刹车拉杆,而 二刹车线80连接至前、后刹车装置,以便拉动任一控制线70的端头72 连动内掣动体60,即可通过内掣动体70连动二刹车线80,达到前、后刹 车装制的同步刹车状态。
详观上述已知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归如 下:(一)其内掣动体60是由顶、底端分别穿设有二相交错状的组合槽61 及结合槽62,再通过组合槽61及结合槽62提供控制线70及刹车线80 的组入连结,使得控制线70及刹车线80间的相对距离已受内掣动体60 默认组合槽61及结合槽62所限制,而缺乏控制线70及刹车线80间的距 离调整状态,当刹车装置因长期使用而产生磨耗时,造成使用者按压刹车 拉杆的刹车行程变长,不仅要更加施力进行刹车作动以弥补刹车行程,严 重时则会大幅降低刹车效果,而具有骑乘的危险性,缺乏实用性。
(二)由于控制线70及刹车线80皆组设于内掣动体60内,当控制线 70或刹车线80因损坏、磨耗而需更换时,无法单一进行更换,必须将整 个内掣动体60及控制线70、刹车线80由外筒体50拆下更换,不仅增加 消费者自行更换的难度,更是提升零件更换的成本,不具经济效益。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 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 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 提供一自行车用的同步刹车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用的同步刹车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 含:
一外筒体,该外筒体是中空并贯穿上、下端部设有一容置空间,并分 别提供盖体固设于外筒体的上、下端部,该二盖体皆设有二穿设孔,用以 提供二控制线以及二刹车线穿设;
一掣动单元,该掣动单元是配合组入外筒体的容置空间内,其具有一 掣动滑块以及一被动滑块,以及一用于连结掣动滑块及被动滑块的螺杆, 使掣动滑块与被动滑块间具同步的滑动状态,并通过螺杆提供被动滑块螺 动位移而达到与掣动滑块间的间隙调整,又该掣动滑块及被动滑块皆具有 二穿线孔,分别提供二控制线以及二刹车线的穿设并卡掣定位,以便能通 过其中一控制线的拉掣达到掣动滑块的连动,进而通过螺杆连动被动滑块 达到二刹车线的同步拉引状态。
其中,该上、下盖皆具有二限位容槽,并由限位容槽的底部设有穿设 孔,且二控制线以及刹车线皆套有包覆外管,以将包覆外管容设限制于限 位容槽内。
其中,二控制线及二刹车线分别通过掣动滑块以及被动滑块后的端部 皆具有一限位挡部,使控制线以及刹车线分别与掣动滑块及被动滑块卡掣 定位。
其中,二控制线是于端部设有限位挡部与掣动滑块卡掣定位,而被动 滑块由侧边贯通二穿线孔至少设有二螺孔,并分别由两侧提供迫紧锁件锁 入达到二刹车线的夹合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国城,未经谢国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4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