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焊机轮式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11589.3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9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奇超;尹铁;赵勇强;张毅;周伦;张倩;陈涛;皮亚东;梁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轮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天然气管道焊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焊机轮式 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管道自动焊接的主要配套设备,管道内焊机现已广泛用于长输管道施 工现场,为管口的快速组对及管道根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现有内焊机驱动机构为单侧两轮结构,爬坡能力不足,仅能在坡度小于15° 的平原地带进行管道焊接施工。而在坡度较大的山区丘陵地带,由于无法使用 内焊机等高效自动焊装备进行施工,通常使用传统的半自动焊接技术作为主要 焊接手段,施工效率低,焊接质量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了提供了一种内焊机轮式驱动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内焊机驱动 机构爬坡能力不足导致的焊接质量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保证设 备运行平稳性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焊机轮式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四轮驱动轮组、第二四轮驱动轮组、第一气缸连接销、第二气缸连接 销、气缸连接块、气缸、气缸连接座、第一驱动轮组固定架、第一轮组连接架 销轴、第二驱动轮组固定架、第二轮组连接架销轴;
所述第一四轮驱动轮组和所述第二四轮驱动轮组在结构上对称;
所述第一四轮驱动轮组通过所述第一气缸连接销与所述气缸一端的所述气 缸连接块铰接,所述第二四轮驱动轮组通过所述第二气缸连接销与所述气缸另 一端的所述气缸连接座铰接;
所述第一驱动轮组固定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内焊机的主体上,所述第一驱 动轮组固定架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轮组连接架销轴与所述第一四轮驱动轮组 铰接,使所述第一四轮驱动轮组可绕所述第一轮组连接架销轴旋转;
所述第二驱动轮组固定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内焊机的主体上,所述第二驱 动轮组固定架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轮组连接架销轴与所述第二四轮驱动轮组 铰接,使所述第二四轮驱动轮组可绕所述第二轮组连接架销轴旋转;
当对所述气缸充气时,所述气缸的杠杆将所述第一四轮驱动轮组、所述第 二四轮驱动轮组同时向外侧推动,所述第一四轮驱动轮组绕所述第一轮组连接 架销轴旋转向外侧旋转,所述第二四轮驱动轮组绕所述第二轮组连接架销轴向 外侧旋转,使得所述第一四轮驱动轮组的行走轮、所述第二四轮驱动轮组上的 行走轮分别于与管道内壁接触并压紧,此时所述第一四轮驱动轮组和所述第二 四轮驱动轮组的旋转,可实现所述内焊机的行走。
优选的,所述第一四轮驱动轮组包括:
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
所述第一行走轮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驱动轮架连 接,所述第一行走轮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行走轮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驱动轮架连 接;
所述第一行走轮上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第二行走轮上设置有从动链轮, 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共同套有第一链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走轮的两端通过第一芯轴和所述第一驱动轮架、所述 第二驱动轮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行走轮的两端通过第二芯轴和所述第一驱动轮架、所述第二驱动 轮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轮架、所述第二驱动轮架上分别设置有驱动轮调整 螺栓和涨紧调整块,通过和所述第二芯轴的配合可以调整所述第二行走轮的松 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轮架的一端设置有马达支架;
所述第一行走轮的第二端设置有从动链条。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的第一端通过马达架调整螺栓固定在所述马达支 架上;所述气动马达的第二端设置有马达链条,所述马达链条和所述从动链轮 上共同套设有第二链条,
其中,所述气动马达带动所述马达链条转动,通过所述马达链条和所述第 二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所述第一行走轮转动,然后通过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 第一链条的传动作用,带动所述从动链轮转动,使所述第二行走轮和所述第一 行走轮一并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轮架和所述第二驱动轮架的中央设置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轮组固定架上还设置有第一轮组连接架,通过连接 螺栓和所述螺孔的配合,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轮架、所述第二驱动轮架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或者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11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焊自动焊接行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焊枪防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