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7762.9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5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华;陈丽君;杨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宇汇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创理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3 | 代理人: | 卫安乐 |
地址: | 100078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钻探、钻井及打桩等施工现场,由于钻探设备移动作业且远离电网电源灯原因,故钻探设备所使用的电能必须由发电机来提供,而发电机通常有柴油发动机来驱动。在柴油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中,柴油燃烧产生的热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其做功后排出的气体温度在200℃以上,该气体具有的热量约为相同时间内所耗柴油具有的热值的5%左右。由此可知,如果柴油机排出的气体不被充分利用的话,这个能量损失还是比较大的。同时,在施工现场生活热水需要通过其他制热设备制取;而且,在冬季施工现场还需要使用热水为钻井周围的岩土解冻。
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柴油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能源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约能源的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31)、板式换热器(32)、喷淋水箱(33)、喷淋循环水泵(34)、电磁阀(35)、控制器(N);其中,
管壳式换热器(31),用于对带动发电机的柴油发动机(1)产生的高温尾气与来自板式换热器(32)的预加热水进行热交换,采用喷淋方式使用喷淋水箱(33)提供的喷淋水吸收柴油机尾气中化学杂质;将热交换后得到的低温尾气、被加热水排出到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外部,将喷淋后得到的高温污水发送至板式换热器(32)。
板式换热器(32),用于对来自管壳式换热器(31)的高温污水与来自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外部的需加热水进行热交换,将得到的预加热水发送至管壳式换热器(31),将得到的低温污水发送至喷淋水箱(33)。
喷淋水箱(33),用于为管壳式换热器(31)提供喷淋水,并接收来自板式换热器(32)的低温污水。
喷淋循环水泵(34),用于根据控制器(N)发送的运转指令,将来自喷淋水箱(33)的喷淋水经电磁阀(35)输送至管壳式换热器(31);根据控制器(N)发送的停止运转指令,停止工作。
电磁阀(35),用于根据控制器(N)发送的打开指令与关闭指令相应地打开与关闭。
控制器(N),用于当检测到柴油发动机(1)点火并正常运行时,依次向电磁阀(5)发送打开指令、计数10秒后,向喷淋循环水泵(34)发送运转指令;当检测到柴油发动机(1)停止运行并灭火10秒后,向电磁阀(5)发送关闭指令、向喷淋循环水泵(34)发送停止运转指令。
外部柴油发动机(1)第一输出端连接控制器(N)第一输入端,外部柴油发动机(1)第二输出端连接管壳式换热器(31)高温尾气进气端;控制器(N)第一输出端连接电磁阀(35)控制端,控制器(N)第二输出端连接喷淋循环水泵(34)控制端;喷淋循环水泵(34)一端连接喷淋水箱(33)第一输出端,喷淋循环水泵(34)另一端连接电磁阀(35)一端,电磁阀(35)另一端连接管壳式换热器(31)喷淋水进水端;壳式换热器(31)低温尾气排气端直接连通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外部,壳式换热器(31)高温污水出水端连接板式换热器(32)第二输入端,壳式换热器(31)预加热水进水端连接板式换热器(32)第一输出端,壳式换热器(31)被加热水出水端连接至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外部;板式换热器(32)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外部需加热水进水管,板式换热器(32)第二输出端与喷淋水箱(33)输入端连通。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中,控制器检测到柴油发动机点火并正常运转后,依次控制电磁阀打开、喷淋循环水泵运转。需加热水在板式换热器中与来自管壳式换热器的高温污水进行热交换,得到预加热水。柴油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尾气与预加热水在管壳式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得到被加热水并输出;同时,在管壳式交换器中,来自喷淋水箱的喷淋水吸收高温尾气中的化学物质后,得到的高温污水又进入板式换热器中参加热交换,而且也能保证经过热交换后得到的低温尾气中含有尽可能少的化学物质。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能使得高温尾气中携带的热量被充分利用,且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余热回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宇汇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宇汇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77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