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握距的刹车控制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94850.3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0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聪;董竫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刹车 控制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刹车控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调握距的刹车控制组。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上的刹车把手与把手杆之间的角度一般称为“握距”。一般而言,欲使线作动的刹车系统抑制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时,起初按压刹车把手,并无法立刻启动刹车功能,而是按压一段空行程后,才会使刹车片夹紧车框,于后才达到刹车目的,而这段无法驱动刹车系统的空行程以下称为“刹车空行程”。
现有的自行车的刹车控制组在调整“握距”时,会同时改变“刹车空行程”,且需通过手工具辅助才能供骑乘者调整,因此在调整“握距”后,骑乘者需重新习惯“刹车空行程”的改变,因此在未习惯前,骑乘者有可能因不习惯新的“刹车空行程”而发生危险。
当“刹车空行程”过长时,容易造成刹车的时机点沿后,而撞上前方的车辆,此外,当处在高速行使的过程中时,且“刹车空行程”过短时,则容易造成自行车的翻覆。因此,过长或过短的“刹车空行程”都容易对骑乘者在骑程中造成伤害。
是以,现有自行车的调整“握距”结构尚有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单的改变握距但不改变刹车空行程的刹车控制组。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可调握距的刹车控制组,用以设置于一自行车的把手杆上,且该自行车包括一刹车线,该可调握距的刹车控制组包括:一固定座、一作动件、一刹车把手、一调整件。该固定座用以固定于该把手杆上。该作动件枢设于该固定座上,用以结合于该刹车线,且具有一贯孔。该刹车把手与该作动件同轴地枢设于该固定座上,且该刹车把手具有一螺孔。该调整件具有一杆身以及连接该杆身的一挡止部,且该杆身具有一外螺纹段;该杆身穿设于该螺孔以及该贯孔,且该杆身的外螺纹段与该螺孔的内螺纹结合,此外,该挡止部抵接于该作动件。
依据上述构思,该刹车控制组还包括一扭力弹簧;该固定座具有一抵接面;该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该作动件上,其另一端抵接于该抵接面上,用以当该作动件于一方向转动时,该扭力弹簧施于一反方向的力量,使该作动件可回复到原始位置。
依据上述构思,该固定座具有一容置槽,该作动件及该刹车把手设置于该容置槽内并通过一轴杆同时穿设于该容置槽的相对二侧壁、该作动件以及该刹车把手,以使该作动件与该刹车把手同轴的枢设于该固定座上。
依据上述构思,该轴杆的中段部位表面具有一压花纹,且该轴杆通过压花纹与该作动件相互紧配。
依据上述构思,该刹车控制组还包括一弹性件;该贯孔的内壁具有一挡垣;该弹性件的一端抵于该挡垣,另一端抵于该刹车把手,使该作动件的贯孔与该刹车把手的螺孔之间保持一固定距离。
依据上述构思,该贯孔的孔径的纵轴长度大于横轴长度,使该杆身可沿该贯孔的纵轴方向摆动。
依据上述构思,该调整件的杆身为一螺栓,该挡止部为一螺帽,且该螺栓以及该螺帽以螺合的方式连接。
依据上述构思,该挡止部为扣环或插销。
由此,利用转动该调整件,以改变该挡止部至该刹车把手间的距离,而调整该刹车把手与把手杆的夹角。
依据上述结构组合,可简单的调整握距,且在调整该刹车把手的握距时,并不会改变作动件的位置,因此在调整握距时,并不会改变刹车空行程。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一实施例可调握距的刹车控制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沿3-3线的剖示图。
图4为图3中沿4-4线的剖示图。
图5为图3中沿5-5线的剖示图。
图6为刹车控制组的剖示图,揭示刹车把手以及轴杆的移动。
图7为第二实施例可调握距的刹车控制组的分解图。
图8为图7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一实施例的可调握距的刹车控制组100,包括有一固定座10、一作动件20、一刹车把手30、一轴杆40、一调整件50、一扭力弹簧60以及一弹性件70。
该固定座10具有一束环11、一容置槽12、与该容置槽12的底面垂直的一抵接面13、一接头14以及连通该容置槽12的一接头容置孔15。该接头14设置于该接头容置孔15内。该固定座10通过该束环11套设于一自行车的把手杆92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4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的轻质连体指拨
- 下一篇:一种骑行灵活的自行车车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