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先锋机器人的远程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90574.3 | 申请日: | 2015-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9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丁洪伟;王梦瑶;杨志军;柳虔林;赵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先锋 机器人 远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先锋机器人的远程控制装置,属于先锋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先锋机器人只能够通过串口连接的显示器、鼠标和键盘,通过运行自带的MobileEyes程序对机器人进行仿电脑有线连接操作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显示器、鼠标和键盘背负于机器人主体上,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机器人的负重,而且占用了机器人本身可利用的扩展空间,使得其他设备,例如机器手臂、探头和感应设备等无法再配置和使用,从负重和空间布置两个方面大大降低了机器人功能的可扩展性;由于是有线连接,在有线控制过程中大大局限了可操作性,因为需要人跟随对机器人进行有线控制,尤其在于一些只有机器人本体可以通过的狭小空间,所以无法使用该机器人,局限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由于整个机器人的供电系统是通过自带的电池进行供电的,现有技术需配合显示器这样大功耗的设备,且其电源是通过机器人提供,故而机器人的续航能力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先锋机器人的远程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先锋机器人的远程控制装置,它包含Android手机端和机器人端,其中Android手机端是由控制模块、MyApp模块和联网模块组成,控制模块分别与MyApp模块和联网模块连接,MyApp模块与联网模块之间相互连接,机器人端是由网络连接模块、机器人连接模块、包解析模块、指令转换模块和指令执行模块组成,其中网络连接模块与联网模块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包相互连接,网络连接模块与包解析模块连接,包解析模块与指令转换模块连接,机器人连接模块与指令转换模块连接,指令转换模块与指令执行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Android手机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控制软件有一个简单可视的由数字输入控件和按钮控件组成的控制界面,连网后通过Socket套接字的连网方式将控制信息打包成信息包通过ip查找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基于c++编程实现的MCF服务程序,直接嵌入机器人端内,实现开机即启动,通过套接字将与手机连接后,并解析套接字内容,转换为先锋机器人可识别的控制信息,进而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通过套接字通信方式,将原本需要的有线控制改进为无线远程控制,同时将原本控制需要的显示器、鼠标、键盘等设备简化为单纯的Android手机端控制,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实现了对机器人的远程操控以及监视,摆脱了有线以及其自带程序的带来的限制和操作局限。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流程图。
1-Android手机端;2-机器人端;3-控制模块;4-MyApp模块;5-联网模块;6-网络连接模块;7-机器人连接模块;8-包解析模块;9-指令转换模块;10-指令执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Android手机端1和机器人端2,其中Android手机端1是由控制模块3、MyApp模块4和联网模块5组成,控制模块3分别与MyApp模块4和联网模块5连接,MyApp模块4与联网模块5之间相互连接,机器人端2是由网络连接模块6、机器人连接模块7、包解析模块8、指令转换模块9和指令执行模块10组成,其中网络连接模块6与联网模块5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包相互连接,网络连接模块6与包解析模块8连接,包解析模块8与指令转换模块9连接,机器人连接模块7与指令转换模块9连接,指令转换模块9与指令执行模块10连接。
其中,所述的Android手机端1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控制软件有一个简单可视的由数字输入控件和按钮控件组成的控制界面,连网后通过Socket套接字的连网方式将控制信息打包成信息包通过ip查找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基于c++编程实现的MCF服务程序,直接嵌入机器人端2内,实现开机即启动,通过套接字将与手机连接后,并解析套接字内容,转换为先锋机器人可识别的控制信息,进而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90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及机械联合式驻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运行调节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