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直流功率分配单元的背板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9547.4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袁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5 | 分类号: | H01R12/55;H01R12/5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直流 功率 分配 单元 背板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直流功率分配单元的背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最早出现了单桩式充电机,即一组功率模块只对应一个充电枪头,这种产品结构清晰,功能简单,可以适用一般的需求,但是会造成功率模块的利用率较低;随后出现了基于一组充电模块对应一群充电终端的群充电系统,为了更大程度利用充电模块的功率输出能力,会在充电模块组和充电终端之间增加智能的直流功率分配单元。如果直流功率分配单元以模块化形式插装入充电系统中,如何连接系统的多根直流功率线和模块化直流功率分配单元,成为一个工艺问题。
常见的背板解决方案是:与模块对插的端子,焊接在背板正面;而在背面反面使用多组汇流条将各个模块的同一个功率端子汇通。这种方法,使得背板结构变得复杂,且存在电气安规、背板短路等多个致命缺陷,不利于生产和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直流功率分配单元的背板连接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简化的背板结构,避免使用汇流条而带来的焊接工艺问题和电气安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直流功率分配单元的背板连接装置,包括背板,背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阴式母头插接端子组,阴式母头插接端子组包括正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及负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正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及负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上分别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模块化直流功率分配单元的背板正功率端子和背板负功率端子;
所述背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将电气系统中直流电源模块的正功率线引至正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的电气系统正功率端子、至少两个用于将电气系统中直流电源模块的负功率线引至负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的电气系统负功率端子;背板上还设有用于实现电气系统与模块化直流功率分配单元信息交互的信号端子;
位于同一横排背板正功率端子通过正功率线与对应的电气系统正功率端子连接,位于同一横排背板负功率端子通过负功率线与对应的电气系统负功率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背板为六层PCB背板。
进一步地,所述正功率线分布于六层PCB背板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负功率线分布于六层PCB背板的第四层和第五层,六层PCB板的第一层和第六层不分布功率线。
进一步地,当使用时,背板上连接有能够将阴式母头插接端子组分隔开的系统插框。
进一步地,每个阴式母头插接端子组上连接有一个模块化直流功率分配单元。
进一步地,每个阴式母头插接端子组的正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通过背板正功率端子连接至模块化直流功率分配单元的正功率板;每个阴式母头插接端子组的负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通过背板负功率端子连接至模块化直流功率分配单元的负功率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气系统正功率端子和电气系统负功率端子均为插片式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号端子为公头插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多组功率线分配至直流功率差分配单元的背板连接装置,通过设置模块化的正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及负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进而通过正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及负功率阴式母头插接端子上安置的背板正功率端子和背板负功率端子连接至模块化直流功率分配单元上,进而通过安置的信号端子用于实现电气系统与模块化直流功率分配单元信息交互的,简化了背板连接装置结构,对于后期维护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六层PCB背板,且其第二层和第三层PCB内层分布正功率线,而第四层和第五层PCB内层分布负功率线,第一层和第六层不分布功率线,这样简化了背板结构,避免使用汇流条而带来的焊接工艺问题和电气安规问题,另外可以避免潮湿、盐雾等对于功率布线本身的腐蚀而带来的可靠性问题。
进一步地,电气系统正功率端子和电气系统负功率端子均为插片式端子,这样可以减小连接端子占用六层PCB背板的有效导流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示意图。
其中,1、模块化直流功率分配单元;2、背板;3、系统插框;4、背板正功率端子;5、背板负功率端子;6、电气系统正功率端子;7、电气系统负功率端子;8、信号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9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