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稳定系统传感器用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1956.X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4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段俊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火凤凰线缆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18;H01B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稳定 系统 传感 器用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线缆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稳定系统传感 器用线缆。
背景技术
车身稳定系统又称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 是对旨在提升车辆的操控表现的同时、有效地防止汽车达到其动态极限时失控 的系统或程序的通称。ESP能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 (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侧滑传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 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所述传感器包括转向 传感器、车轮传感器、侧滑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 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负责采集车身状态的数据。ESP电脑是将传感器采集到 的数据进行计算,算出车身状态然后跟存储器里面预先设定的数据进行比对。 当电脑计算数据超出存储器预存的数值,即车身临近失控或者已经失控的时候 则命令执行器工作,以保证车身行驶状态能够尽量满足驾驶员的意图。执行装 置为ESP的执行器是4个车轮的刹车系统,和没有ESP的车不同的是,装备有 ESP的车其刹车系统具有蓄压功能。沟通装置是仪表盘上的ESP灯。
所述传感器用线缆,需要将传感器的各种数据准确无误,无干扰的传送给 ESP电脑,之后将指令传送给执行装置。
信号电缆是一种信号传输工具,一般信号电缆传输的信号很小,为了避免 信号受到干扰,信号电缆外面有一层屏蔽层,包裹的导体的屏蔽层,一般为导 电布,编织铜网或铜泊(铝),屏蔽层需要接地,外来的干扰信号可被该层导入 大地,避免干扰信号进入内层导体干扰同时降低传输信号的损耗。
但是普通信号电缆用作车身稳定系统传感器用线缆时耐化学腐蚀性能、弯 曲性能、机械强度和屏蔽效果的表现不进入任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身稳定系统 传感器用线缆,包括铜缆,和设置于铜缆内部的由至少2个信号传输导线单元 绞合而成的缆芯;所述铜缆外由内到外依次设置隔热层和护套;所述信号传输 导线单元由至少2个信号传输导线绞合而成,所述信号传输导线外包覆有屏蔽 层;所述信号传输导线单元外由内到外依次包覆裹覆层、氧化镍涂层和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屏蔽层为辐照交联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所述屏蔽层为105℃辐照交联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所述裹覆层为聚氨酯,所述裹覆层厚度为10~15μm,例如11μm、 12μm、13μm、14μm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氧化镍涂层厚度为1~3μm,例如1.2μm、1.5μm、1.7μm、 2.2μm、2.5μm、等。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为聚氯烯烃或聚烯烃。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丁烯。
优选地,所述信号传输导线单元个数为2、4或6。
优选地,所述至少1个信号传输导线单元中信号传输导线的个数为4~40, 例如5、6、7、8、13、15、19、22、24、25、26、30、32、35、37等,优选5~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合理设置电缆的内部结构,获得了在抗干扰效果良好(表面转移 电阻在50~55Ω之间,耦合衰减小于3dB/km),传播信号快速无误的同时,提高 了耐折耐弯的机械性能;
(2)氧化镍涂层起到了屏蔽外界磁干扰信号,增强信号传输导线内部信号 强度的作用;
(3)隔热层起到了隔绝车体内部发动机导致的高温对线缆的影响,进一步 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车身稳定系统传感器用线缆的结构示意 图;
其中,1为信号传输导线,2为屏蔽层,3为裹覆层、4为氧化镍涂层,5为 铜缆,6为隔热层,7为护套,8为信号传输导线单元,9为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 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 体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火凤凰线缆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火凤凰线缆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1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生产的过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状导体及输电单元和气体绝缘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