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3356.0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兴;王波;刘鹏飞;柴小鹏;荆国强;王翔;马长飞;伊建军;孙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43003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耦合 斜拉索 阻尼 | ||
1.一种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缸筒(1);
一活塞(2),所述活塞(2)收容于所述缸筒(1)内;
一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与所述活塞(2)相连;
至少一油阻尼装置(4),所述油阻尼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穿过所述活塞(2)并沿所述活塞(2)运动方向设置的导流孔(5),且所述导流孔(5)两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导流孔(5)相连通的腔室(6),所述腔室(6)内设有阻尼液;以及
一气阻尼装置(7),所述气阻尼装置(7)包括穿过所述活塞杆(3)并沿所述活塞杆(3)运动方向设置的活塞杆导气孔(8),且所述活塞杆导气孔(8)两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活塞杆导气孔(8)相连通的气室(9),且活塞杆导气孔(8)至少一端的气室(9)与大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导气孔(8)两端的气室(9)包括位于所述活塞杆导气孔(8)左侧的左气室和位于所述活塞杆导气孔(8)右侧的右气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内还设有活塞端头(10),所述活塞端头(10)位于所述活塞杆(3)和所述右气室之间,所述活塞杆(3)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活塞(2)上并压紧所述活塞端头(10),所述活塞端头(10)设有贯穿其左右两侧的活塞端头导气孔(11),所述活塞端头导气孔(11)与所述右气室和所述活塞杆导气孔(8)连通;所述缸筒(1)左侧还设有左耳板(12),所述左耳板(12)与所述活塞杆(3)左侧相连,所述左耳板(12)设有左耳板导气孔(13)和左球轴承(23),所述左耳板导气孔(13)一侧与所述左气室相连,其另一侧与大气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导气孔(8)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空气节流阀(14)和右空气节流阀(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导流孔(5)两端相连通的腔室(6)包括位于所述导流孔(5)左侧的左腔室和位于所述导流孔(5)右侧的右腔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板(12)与所述缸筒(1)之间还设有端盖(16),所述端盖(16)上设有通孔(25),所述活塞杆(3)穿过所述通孔(25)并与所述左耳板(12)相连,所述缸筒(1)、所述活塞(2)、所述活塞杆(3)和所述端盖(16)围成所述左腔室;所述缸筒(1)右侧还设有与所述缸筒(1)相连的右耳板(17),所述右耳板(17)一侧设有突出的内轴(18),所述内轴(18)与所述活塞(2)形成所述右气室,所述右耳板(17)内还设有右球轴承(24),所述缸筒(1)、所述活塞(2)和所述右耳板(17)围成所述右腔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与所述通孔(25)之间设有动密封件(19);所述端盖(16)与所述缸筒(1)之间设有静密封件(20);所述活塞端头(10)与所述活塞(2)之间设有静密封件(20);所述活塞(2)与所述缸筒(1)之间设有动密封件(19);所述内轴(18)与所述活塞(2)之间设有动密封件(19);所述右耳板(17)与所述缸筒(1)之间设有静密封件(2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还包括防护罩(22),所述防护罩(22)与所述左耳板(12)相连。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5)两侧设有薄壁小孔(21)。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油气耦合斜拉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液为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33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棘轮转轴结构控制式自动升降减速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桥梁检测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