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善了散热与轻量化的汽车逆变器用电容器及逆变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2930.4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2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朴大镇;全用洹;韩基柱;朴真我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茵泰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015;H01G4/224;H01G4/002;H01G4/06;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于正友 |
地址: | 韩国忠清南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散热 量化 汽车 逆变器 用电 容器 系统 | ||
1.一种改善了散热与轻量化的汽车逆变器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介质部(110),其使用沉积膜构成,形成有第1喷镀金属(111)和第2喷镀金属(112);
汇流条结合体(140),其由第1汇流条(120)和第2汇流条(130)构成,所述第1汇流条(120)具备通过第1接触部(123)而与所述电介质部(110)的第1喷镀金属(111)通电的第1主体板(121),所述第2汇流条(130)具备通过第2接触部而与所述电介质部(110)的第2喷镀金属(112)通电的第2主体板,所述第2主体板在与所述第1主体板(121)之间放置绝缘体进行重叠;
外壳(150),其内置所述电介质部(110)与汇流条结合体(140),在上壁部(150b)与下壁部(150a)之间具备内置空间;
母体固定部(160),其从所述外壳(150)的下部向外廓凸出,形成有供连结手段贯通的被固定部(161);
位于外壳(150)的下部的被固定部(161),借助于连结手段而固定于逆变器壳底部,在汇流条结合体(140)中产生的热,借助于与所述下壁部(150a)面接触的逆变器壳底部面的低温而冷却;
所述电介质部(110),
在电介质(1)的宽度方向一侧端(1a),通过金属沉积而形成有与电容器的喷镀金属通电的喷镀金属接触部(10),在所述电介质(1)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端(1b),形成有未沉积金属的边缘部(20),
在所述喷镀金属接触部(10)与边缘部(20)之间沉积金属,形成有运转区域(30),而且,
所述运转区域(30)以越从所述喷镀金属接触部(10)向边缘部(20),沉积厚度越连续变薄的锥形形状沉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了散热与轻量化的汽车逆变器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50)的后壁部(150c)交替具备凸出面(151)和凹槽面(152),扩大与所述电介质部(110)曲线形元件上面的接触面积。
3.一种改善了散热与轻量化的汽车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逆变器壳(200)的底部面(210),位于汽车逆变器用电容器外壳(150)的下部的被固定部(161)借助于连结手段而固定于所述逆变器壳的底部面(210),
在所述壳的底部面(210),为了使逆变器用壳(200)冷却而配备有冷却手段(300),
在所述汇流条结合体(140)中发生的热传递到与下壁部(150a)面接触的逆变器壳的底部面(210),借助于冷却手段(300)的低温而冷却;
还包括:电介质部(110),其使用沉积膜构成,形成有第1喷镀金属(111)和第2喷镀金属(112);
汇流条结合体(140),其由第1汇流条(120)和第2汇流条(130)构成,所述第1汇流条(120)具备通过第1接触部(123)而与所述电介质部(110)的第1喷镀金属(111)通电的第1主体板(121),所述第2汇流条(130)具备通过第2接触部而与所述电介质部(110)的第2喷镀金属(112)通电的第2主体板,所述第2主体板在与所述第1主体板(121)之间放置绝缘体进行重叠;
外壳(150),其内置所述电介质部(110)与汇流条结合体(140),在上壁部(150b)与下壁部(150a)之间具备内置空间;
母体固定部(160),其从所述外壳(150)的下部向外廓凸出,形成有供连结手段贯通的被固定部(161);
位于外壳(150)的下部的被固定部(161),借助于连结手段而固定于逆变器壳底部,在汇流条结合体(140)中产生的热,借助于与所述下壁部(150a)面接触的逆变器壳底部面的低温而冷却,
所述电介质部(110),
在电介质(1)的宽度方向一侧端(1a),通过金属沉积而形成有与电容器的喷镀金属通电的喷镀金属接触部(10),在所述电介质(1)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端(1b),形成有未沉积金属的边缘部(20),
在所述喷镀金属接触部(10)与边缘部(20)之间沉积金属,形成有运转区域(30),而且,
所述运转区域(30)以越从所述喷镀金属接触部(10)向边缘部(20),沉积厚度越连续变薄的锥形形状沉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了散热与轻量化的汽车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外壳(150)的下壁部(150a)与逆变器壳的底部面(210)之间,为增大导热性而插有金属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茵泰克株式会社,未经纽茵泰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29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断路器动绕组式变气隙永磁直线电机操动机构
- 下一篇:电容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