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块连接片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2621.7 | 申请日: | 2015-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康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块 连接 具有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连接片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模块连接片是电动汽车中的重要构件,主要用于实现单体电芯与单体电芯之间的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电池模块连接片与单体电芯之间通过以焊接方式连接。具体的是,在电池模块连接片上开通孔,而单体电芯上的电池极柱则穿过通孔与之配合。然后,利用激光将电池模块连接片上通孔周围的金属熔融,熔融的金属与电池极柱接触冷凝。从而实现电池模块连接片与电池电极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焊接过程中,若电池极柱与通孔之间的间隙过大,那么熔融的金属不易与电池极柱相接触,焊接不牢固。若电池极柱与通孔之间的间隙过小,则熔融的金属不易流动,接触面积较小,同样会导致焊接不牢固。从而,影响电池模块连接片的导电效率和寿命。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连接片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连接片,在所述电池模块连接片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池极柱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通孔小孔段以及通孔大孔段。
优选地,所述通孔小孔段以过盈配合方式套接在电池极柱上,所述通孔大孔段与所述电池极柱之间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通孔小孔段为竖孔,所述通孔大孔段为楔形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小孔段以及通孔大孔段均为竖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小孔段和所述通孔大孔段均为楔形孔,且具有相同的锥度,相互连通为一个完整的楔形孔。
优选地,在所述电池模块连接片的中部处设置有缓冲结构。
优选地,所述缓冲结构为“Ω”型弯折或“V”型弯折。
优选地,所述通孔小孔段的深度在2-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通孔小孔段和通孔大孔段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块连接片是由多层铝箔结构压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块连接片,其中,所述通孔小孔段以过盈配合方式套接在电池极柱上,所述通孔大孔段与所述电池极柱之间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块连接片中,电池模块连接片上的通孔包括了通孔大孔段以及通孔小孔段,在通孔小孔段周围的金属熔融后可以填充在通孔大孔段与电池极柱之间的间隙中,焊接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池模块连接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池模块连接片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池模块连接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二实施例电池模块连接片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三实施例电池模块连接片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四实施例电池模块连接片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连接片开有多通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2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废弃物压缩封固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站用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