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1602.2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6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向鹏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山西省阳泉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功能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
背景技术
在肢体残疾人或体弱人士外出期间,存在诸多的不便,残障用具普遍较为笨重,携带困难。
现有的肢体残疾人用具包括拐杖、假肢、轮椅等。拐杖和假肢并不能起到代步的功能,应用范围有限。轮椅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供肢体残疾人和体弱人士出行的工具,尤其是近年来电动技术的兴起,出现了很多电动轮椅或老年人(残疾人)电动车。
但是,不论是普通轮椅还是电动轮椅都存在携带困难的问题,即使是一些可折叠电动轮椅(电动车),也存在折叠后形状不规则、不便于携带等问题。另外,肢体残疾人和体弱人士大多数时间还是会待在家中,而现有的电动轮椅(电动车)的结构功能都比较单一,在不外出的时候只能处于闲置状态,无法派上更多的用途,占用了空间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轮椅或电动车的携带不便、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包括:底架部分、车座部分以及车头部分;
所述底架部分为多根杆件连接组成的框架结构,并在底架部分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后轮;
所述车座部分为箱式结构,搭放在底架部分的后端上方,并通过车座部分两侧底部的扣件与底架部分连接固定;
所述车头部分包括前轮、车把、前叉、驱动装置及电源;所述车头部分与底架部分的前端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
整个电动车为可拆卸结构,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组装成电动车,需要出行携带的时候,将其拆解开,并把底架部分和车头部分装入箱式的车座部分,方便运输和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部分包括至少前横杆、后横杆以及连接前横杆和后横杆的两根纵杆;
后横杆内设置后轮轴,所述后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横杆内壁连接;后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安装后轮的多边形轴头;
前横杆的中部套装一个车头连接件;所述车头连接件的前端与所述车头部分连接,后端为套装在前横杆上的“C”形套,并通过螺栓调节所述“C”形套的开度,实现车头连接件与前横杆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杆、后横杆与纵杆之间分别设置连接件,并通过螺纹或螺栓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还包括多根附加的长杆、短杆以及竖杆;所述长杆与纵杆的尺寸相同,所述短杆与前横杆的尺寸相同;
所述底架部分,前横杆与纵杆之间的连接件为“T”形的三通连接件,所述后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与纵杆垂直的连接孔;
两根长杆的一端分别与前横杆两端的两个三通连接件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根短杆连接;两根竖杆的一端分别与后横杆两端的连接孔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根短杆连接,得到整体结构为“L”形的手拖车。
底架部分可以改装为手拖车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还包括多个直角三通连接件、插接式万向轮以及至少一块面板;
所述底架部分、两根长杆、两根短杆、四根竖杆以及多个直角三通连接件组成长方体框架,构成茶几主体;
所述两根纵杆下方共设置至少3个插接孔,用于安装插接式万向轮;
所述面板搭放在长方体框架的上表面,构成茶几面。
底架部分还可以改装为茶几使用。
进一步的,在电动车结构时,所述面板搭放在底架部分上,构成电动车的脚踏板。
进一步的,所述长杆或纵杆上设置多个定位槽或定位孔,所述面板背面的相应位置设置多个定位凸起,用于面板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车座部分为拉杆箱,用于装纳各杆件、连接件、轮子以及车头部分;
所述拉杆箱的底面设置多个插接孔,用于安装插接式万向轮;
所述拉杆箱的一个面上设置多个与纵杆上的定位槽或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还包括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纵杆或长杆之间,并通过螺栓连接实现支撑杆与纵杆或长杆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车头部分的车把为折叠式车把,车把通过前叉与前轮连接,车把与前叉之间为伸缩式结构;
所述前叉上套装一个转动连接件,所述前叉与转动连接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连接件与车头连接件之间采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所述电源集成在前叉上,所述驱动装置集成在前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向鹏,未经杨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1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螺母的拧紧手电钻
- 下一篇:一种用于换向阀阀体表面打孔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