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的差动平衡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34903.2 | 申请日: | 2015-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6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允旺;代素梅;田丰;白森;贾正乾;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B62D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差动 平衡 装置 具有 移动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的差动平衡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可用于移动机器人。
背景技术
移动平台采用差动平衡装置连接其主车体与左右两个行走部,可使得移动平台具有良好的被动适应地形的性能。如专利摇杆式四轮机器人(授权公告号:CN101549715B)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由主箱体、差动平衡器、左右两摇杆以及轮子构成,差动平衡器连接了主箱体与左右两个与车轮相连的摇杆。采用此技术方案当机器人行驶在不平整的地形上时车轮可带动左右摇杆与主箱体做相关联的摆动,同时将主箱体的重量较为均匀的分布到各个车轮,因此所述机器人具有较高的适应不平整地形的性能。
但,因为差动平衡装置(器)的存在,又因所述差动平衡装置(器)无法进行锁定,当采用了差动平衡装置(器)的移动平台在某些不平整的地形上运行时差动平衡装置使移动平台运动产生不稳定,如专利摇杆式四轮机器人(授权公告号:CN101549715B)在不平整的地形上转向时,可能使得某个车轮抬起,进而造成倾覆。另外,现有的差动平衡装置(器)连接主车体与左右行走部后,主车体与左右行走部的初始夹角即确定而无法调节,因此,主车体的俯仰角无法进行主动调节。
为了使采用了差动平衡装置的移动平台(如移动机器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地形适应性,设计一种运动和功能可控的差动平衡装置及使用其的移动平台十分必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批准号:51205391)的支持下,本发明人团队进一步进行研究,为克服上述的问题,探索一种可控的差动平衡装置及具有该可控的差动平衡装置的移动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控的差动平衡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可根据使用的需要对所述可控的差动平衡装置进行锁定与释放,从而实现具有其的移动平台的差动平衡作用的使能控制;通过对该可控的差动平衡装置的调节还可实现对具有其的移动平台俯仰角的主动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控的差动平衡装置,其包括:差动齿轮单元、底座、转动驱动单元、锁定单元。所述差动齿轮单元包括:壳体;内齿圈,所述内齿圈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壳体相连;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与所述壳体可枢转地相连,所述太阳轮与所述内齿圈同轴线,且所述太阳轮与内齿圈的齿数之比为1:2;行星齿轮对,所述行星齿轮对至少为一副,包括两个行星齿轮,两个所述行星齿轮相互啮合,且所述行星齿轮对设在所述太阳轮与内齿圈之间,所述行星齿轮对的两个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太阳轮和内齿圈相啮合;系杆,所述系杆连接并支撑两个所述行星齿轮,所述系杆与所述壳体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系杆枢转轴线与所述太阳轮同轴线。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可枢转地相连,构成转动副,所述转动副的轴线与所述太阳轮的轴线共线。所述转动驱动单元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差动齿轮单元的所述壳体均相连,且可驱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锁定单元与所述差动齿轮单元相连并锁定和释放所述差动齿轮单元的传动。
作为可选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转动驱动单元采用齿轮式转动驱动单元,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与所述太阳轮的轴线共线;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底座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齿轮驱动件,所述齿轮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并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可选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齿轮式转动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为圆柱齿轮或锥形齿轮;所述齿轮驱动件为电机或经过减速的电机单元,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选择液压马达或气动马达。
作为另一可选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所述转动驱动单元采用蜗轮蜗杆式驱动单元,其包括: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蜗轮的轴线与所述太阳轮的轴线共线;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底座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蜗杆驱动件,所述蜗杆驱动件与所述蜗杆相连,并驱动所述蜗杆转动。
作为其他可选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驱动单元采用挠性件驱动单元,所述挠性件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壳体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太阳轮的轴线共线;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底座可枢转地相连;挠性传动件,所述挠性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轮驱动件,所述传动轮驱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轮相连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可选的,根据具体实施,所述挠性件驱动单元为同步带驱动单元或链驱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4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
- 下一篇:一种冷却水壶结构总成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