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车站施工用悬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9631.7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9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庙林;郑华军;徐玉成;吴泉峰;王志全;杨江坤;张威;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004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车站 施工 用悬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车站施工用悬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地铁施工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层数也会越来越多。而地铁中板梁及顶板施工时的支架、模板将是施工成本中很大一部分。
现有技术中的地下车站施工方式是先施工底板,再搭设下层中板梁支模架,浇筑完中板梁后,再搭设中板梁上支架,随后施工负一层中板梁。再搭设顶板下支架,再浇筑顶板混凝土,从下往上施工直至将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这一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中板梁明确规定荷载不大于800kg/m2。需最上层顶板施工完成后,再从上逐步拆除支模架工程。这显然导致最下层钢管支架、模板、方木等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持不能拆除的状态,使材料和设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也因此耽误工期,同时会大量增加钢管支架、模板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车站施工用悬挑系统,旨在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地下多层车站施工用悬挑系统,包括立柱和中板梁,所述中板梁横向设置,所述立柱竖向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立柱的上端支撑于所述中板梁的下表面;
所述中板梁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下端设置于所述中板梁的端部,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横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下端与所述立柱对应设置,上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施工时,地下车站将基坑挖好后,先施工底板,然后在底板上搭建支模架和模板,中板梁在模板上施工,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上端顶住中板梁,中板梁施工完成后,中板梁由立柱进行承重,支模架和模板即可拆除循环使用,用于上方中板梁的施工。
中板梁上方设置固定件和支架,且固定件的位置是设置在与立柱对应的位置和中板梁的墙角处的,下方拆除的支模架重新设置在支架上,这样上方施工时的支模架重量以及上方施工中板梁时的重量经支架和固定件直接传到下方的立柱上,不会对已施工完成的中板梁造成影响,更不会发生中板梁断裂等情况。
通过本技术方案中的悬挑系统进行施工,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施工支模方式,所需要的支模架和模板数量大量减少,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并且在最下层中板梁施工完成后,支模架便已拆除,更方便盾构机等施工设备进入车站开始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两列,两列所述立柱间隔设置,且两列所述立柱沿所述中板梁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立柱的设置方式对于整个悬挑系统的承重有重要影响,两列立柱是相互平行的,将两列立柱设置在中板梁下方呈对称的位置,两列立柱的承重量相当。
进一步地,两列所述立柱间的间距等于所述中板梁的跨度的三分之一。
两列立柱分别位于中板梁跨度的三等分位置,这样中板梁的重量在立柱上的承重分布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钢板和两块工字钢,两块所述工字钢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中板梁上,所述连接钢板横向设置,所述连接钢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块所述工字钢的上端。
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采用同样的构造,均使用工字钢制成,连接钢板将工字钢的上表面连接起来,更方便支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由平铺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多块钢材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钢材为工字钢。
支架是设置在固定件上的,本技术方案中,支架同样由钢材制成,可以是工字钢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钢材。在固定件上平铺成一平面,方便设置支模架。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也可以采用枕木、方木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将所述底座固定于地面。
底座可以增大立柱与底板连接的受力面,减小对底板的压强,同时更方便分散立柱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16个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由工字钢制成。
一种地下车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最下层的底板上搭设支模架,安装模板,竖立立柱;
b、在模板上浇筑中板梁,养护使中板梁强度达到100%;
c、拆除支模架和模板,在中板梁上依次设置固定件和支架;
d、在支架上重新设置支模架并安装模板,在中板梁或支架上再次竖立立柱,重复b、c步骤,直至按设计的地下车站层数将所有中板梁施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9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