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卸料车电液动轨道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6767.4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江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1/02 | 分类号: | B65G41/02;B65G6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1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料 车电液动 轨道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卸料车的制动器,具体是一种卸料车电液动轨道制动器。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煤矿、港口、电力、建材和化工等生产企业的需要,近年来,带式输送机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卸料车本体行走制动装置带的制动,这种制动的制动力需要通过卸料车行走轮来传递给卸料车,而卸料车车轮与轨道是刚性线接触,传递的制动力非常小,至使卸料车行走制动效果欠佳,在定点卸料时驻车制动制动不住,卸料车会因为风力或胶带的摩擦力而走动,卸料车无法定点卸料,风大时还可能造成卸料车侧翻,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有效的输送机卸料车行、驻车制动、防侧翻的卸料车电液动轨道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卸料车电液动轨道制动器,包括液压油缸、两个制动臂、两组弹簧、两组弹簧张力调整装置、两根转动轴、摩擦片、制动器箱体,所述的制动器箱体中间布置对称的两根转动轴,两个制动臂转动安装在两根转动轴上;两个制动臂上部外侧通过两组弹簧与两组弹簧张力调整装置连接,其内侧分别连接液压油缸的两端,两个制动臂下部相对轨道对中。
所述的液压油缸通过油管依次连接液压泵站和制动力蓄能站。
两个所述的制动臂对称设置,其下部设有轴孔,制动臂通过轴孔安装在转动轴上;两个制动臂下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对中轨道的开口槽,该开口槽内安装有摩擦片。
两个所述的制动臂上部外侧均分别通过其设有的第一耳板连接两组弹簧;其内侧通过设有的第二耳板连接到液压油缸的尾端与伸缩端。
两组所述的弹簧张力调整装置安装固定在制动器箱体上;弹簧张力调整装置包括六角螺母、螺杆和承接块,螺杆一端穿过制动器箱体的侧壁,通过六角螺母旋转固定,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承接块连接,相对于螺杆的承接块另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销轴用来连接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下述方面:
1、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弥补了现有卸料车可靠驻车制动的缺失,使卸料车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实现可靠的定点卸料,提高了输送机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卸料车电液动轨道制动器的制动力范围大,制动灵敏,效果可靠,适用于各种带宽、复杂工矿下带式输送机卸料车的制动;
3、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卸料车制动和防侧翻的双重要求,减少了设备的重复投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动臂和摩擦片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张紧力调整装置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张紧力调整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卸料车电液动轨道制动器,包括一个液压泵站1、一个液压油缸2、二个对称的制动臂3、两组弹簧4、两组弹簧张力调整装置5、两根转动轴6、两个摩擦片7,一个制动器箱体8,一个制动力蓄能站9。
参见图1、图2,制动器箱体8中间布置有对称的两根转动轴6,两个对称的制动臂3通过其下部设有的轴孔10对应的安装在两根转动轴6上,两个制动臂3可分别绕两根转动轴6转动;两个对称的制动臂3下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可夹持轨道13的开口槽14,该开口槽14内安装有摩擦片7。
两个对称的制动臂3上部外侧均分别通过其设有的第一耳板11连接两组弹簧4,再通过每组弹簧4对应连接一组弹簧张力调整装置5,两组弹簧张力调整装置5安装固定在制动器箱体8上;两个对称的制动臂3上部内侧通过其设有的第二耳板12连接到一个液压油缸2的尾端与伸缩端,液压油缸2通过油管连接到液压泵站1,液压泵站1通过油管连接到制动力蓄能站9。
如图3和图4所示,弹簧张力调整装置5包括六角螺母18、螺杆15和承接块16,螺杆15一端穿过制动器箱体8的侧壁,通过六角螺母18旋转固定,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承接块16连接,相对于螺杆15的承接块16另一侧设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通过销轴用来连接弹簧4,弹簧张力调整装置5利用螺杆15调整弹簧4张力,进一步调整制动臂3。
制动臂3上的摩擦片7与轨道13上侧面接触,确保卸料车行进过程中不干涉轨道接头,制动过程中确保两制动臂下端钩型槽末端间距小于轨道上侧面间距,确保卸料车停车时不因外界侧向力而翻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6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